高二年級上學期生物期中考試章節復習要點:生物的變異

2017-01-17 23:00:07 來源:精品學習網

   同種生物世代之間或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現的差異。育路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二上學期生物期中章節復習要點,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1. 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即R型細菌轉化是S型細菌)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通過DNA傳遞給后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 是遺傳物質。

  2.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遺傳物質除DNA以外還有RNA。因是絕大多數生物(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生物(如部分病毒等)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3. 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多樣性,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4. 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復制(注意其半保留復制和邊解旋邊復制的特點)來完成的。

  5. 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是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6. 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于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7.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8. 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即轉錄和翻譯過程)來實現的。

  9. 由于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堿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10. 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出各種遺傳特性。所以,生物的一切性狀都是由基因決定,并由蛋白質分子直接體現的。

  11. 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情況,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

  12. 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純合親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并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于3:1。

  13.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14. 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在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

  15.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6. 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即雄性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XY,雌性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XX,后代性別由父本決定),另一種是ZW型(即雄性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ZZ,雌性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ZW,后代性別由母本決定)。

  17. 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18. 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19. 基因重組的兩種方式:一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二是減數第一次分裂聯會時,同源染色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所以,通常只有有性生殖才具有基因重組的過程。而細菌等一般進行無性生殖的生物的基因重組只能通過基因工程來實現。

  20. 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這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二上學期生物期中章節復習要點,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陳海巖)

分享“高二年級上學期生物期中考試章節復習要點:生物的變異”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精品视频区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 午夜福利无遮挡h动漫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 | 在线免费看网站午夜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