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中必背的知識點總結

2017-01-30 22:22:22 來源:精品學習網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門類。育路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中必背的知識點,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選擇題

  1.(2010年高考江蘇卷)養雞場雞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穩定的燈光延長光照時間,以提高產蛋率。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延長光照刺激可直接通過體液調節提高產蛋率

  B.雞的產蛋率與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

  C.雞的產蛋行為受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作用

  D.雞的產蛋行為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影響

  解析:光照首先刺激雞的神經系統,然后引起激素的改變,所以該過程是一個神經—體液調節的過程。該過程既受遺傳因素的控制,也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產蛋是一只雞產生和排出卵細胞的過程,與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

  答案:A

  2.如圖表示人體細胞內或細胞間某些信息傳遞過程的模式圖。圖中箭頭表示信息傳遞方向。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如果該圖表示反射弧,則當e被切斷時,刺激a,機體仍然能夠產生感覺

  B.如果該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則d過程只會發生于細胞核中

  C.如果該圖表示激素調節過程,則a為下丘腦,b為腦垂體,c為胰島A細胞

  D.如果該圖表示細胞免疫過程,則a為B細胞,b為漿細胞(效應B細胞),c為靶細胞

  解析:如果該圖表示反射弧,則當e被切斷時,刺激a,神經沖動不能傳到效應器,機體不能作出反應,但神經沖動可傳到神經中樞,機體仍然能夠產生感覺。如果該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d表示轉錄,e表示翻譯,d過程可發生于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中。如果該圖表示激素調節過程,則a為下丘腦,b為腦垂體,c不能表示胰島A細胞,胰高血糖素不受下丘腦、垂體的控制。如果該圖表示細胞免疫過程,則a為B細胞,b為漿細胞(效應B細胞),c為抗體。

  答案:A

  3.(2009年高考廣東卷)關于人體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激素在人體內作為信息物而發揮作用

  B.激素在人體內含量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狀腺激素除了促進人體產熱,還有其他生理效應

  D.正常人體內,激素的分泌受反饋調節

  解析:B項中,激素具有調節作用而非催化作用。甲狀腺激素除了能促進人體產熱外,還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答案:B

  4.(2009年高考全國理綜Ⅱ)人體甲狀旁腺分泌甲狀旁腺素,當人體血鈣濃度下降時,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腎臟使血鈣濃度上升。甲狀腺C細胞分泌降鈣素,當血鈣濃度上升時,降鈣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鈣濃度下降。下列關于血鈣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鈣濃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對血鈣的調節表現為協同作用

  C.人體血鈣濃度在體液調節下處于動態平衡

  D.食物中的鈣可以通過消化道吸收進入血液

  解析:A項中,肌肉抽搐是由血鈣濃度降低引起的;B項中,從題干內容可知,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的調節表現為拮抗作用;C項中,血鈣濃度必須保持動態平衡,否則會出現疾病;D項中,食物中的鈣在消化道中被吸收進入血液。

  答案:B

  5.(2009年高考寧夏理綜)下列關于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腎上腺素發揮作用后被滅活

  B.體內失水過多時抗利尿激素釋放減少

  C.激素調節過程中存在反饋調節

  D.對血樣中相關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幫助診斷甲狀腺疾病

  解析:激素與受體結合后會失活,否則激素會持續發揮作用,使代謝紊亂,所以A對;B項中,體內失水過多,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釋放增多,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C項中激素調節過程存在反饋調節,使激素含量保持穩定;D項中,根據甲狀腺激素含量多少來判斷甲狀腺疾病,因為正常人甲狀腺激素含量有一個范圍。

  答案:B

  6.

  (2011年南通一模)下丘腦在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引起下丘腦分泌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B.b引起下丘腦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引起下丘腦分泌③胰高血糖素

  D.d引起下丘腦產生④電位變化

  解析:血糖含量降低使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下丘腦不能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C

  7.2008年1月12日我國科考隊員登上了南極“冰蓋之巔”。他們生理上出現的適應性變化是(  )

  ①體溫下降 ②機體耗氧量降低 ③皮膚血管收縮 ④體溫調節中樞興奮性增強 ⑤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在低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中樞興奮,通過減少散熱、增加產熱來實現體溫的穩態,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小可有效減少散熱,同時機體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人體代謝水平,增加產熱。答案為D。

  答案:D

  8.

  右圖表示某種生命活動中的一種調節機制。下列有關該圖含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甲代表下丘腦,則乙代表的是垂體

  B.若甲代表呼吸中樞,則乙代表的結構是呼吸肌

  C.若甲代表胰島B細胞,則乙代表的物質是胰島素

  D.若甲代表下丘腦,則乙代表甲狀腺激素

  解析:題圖顯示的過程為負反饋調節過程,乙為系統工作的效果。下丘腦借助于垂體影響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即垂體活動不是最終效果。但甲狀腺激素則是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調節的效應,它進入內環境后會對下丘腦、垂體的分泌活動產生反饋調節,呼吸中樞通過調節呼吸肌活動產生的效應是血液中CO2濃度的變化。胰島B細胞活動受血糖濃度影響,不受胰島素的影響,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確定“系統工作的效應”是誰。

  答案:D

  9.

  (2009年高考廣東卷)右圖中曲線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別飲1升清水及飲1升生理鹽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錯誤的敘述是(  )

  A.飲清水后約1 h,尿生成速率達到峰值

  B.飲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濃度降低

  C.在3 h內,飲清水較飲生理鹽水產生的尿量多

  D.3 h后兩條曲線將不再交叉或重疊

  解析:A項中,由圖可知,飲清水后約1 h,尿生成速率達到峰值;B項中,飲清水后0.5 h,細胞外液滲透壓低,此時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濃度降低;C項中,由圖可知,在3 h內,飲清水較飲生理鹽水產生的尿量多;D項中,3 h后,通過自身調節,細胞外液滲透壓恢復正常,兩條曲線將交叉或重疊。

  答案:D

  10.(2011年廣州模擬)研究人員在室溫條件下對實驗小白鼠進行以下處理:切除甲鼠大腦皮層,破壞乙鼠下丘腦,其他結構保持完整。再把甲、乙兩組小鼠放到-5 ℃環境后,則(  )

  A.甲不能維持體溫相對恒定,乙能

  B.甲能維持體溫相對恒定,乙不能

  C.甲、乙都能維持體溫相對恒定

  D.甲、乙都不能維持體溫相對恒定

  解析:小鼠為哺乳動物,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甲鼠大腦皮層被切除,但其下丘腦結構和功能正常,故甲能維持體溫恒定;乙鼠下丘腦被破壞,失去體溫調節中樞,故乙鼠不能維持體溫相對恒定。

  答案:B

  11.

  讓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時同時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1 kg體重1 g計算。隨后每隔一段時間,測定兩人的血糖濃度如圖,能正確反映兩人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的是(  )

  解析:由圖可知A為健康人,B為糖尿病患者。所以B的胰島素含量應很低,健康人會因葡萄糖的消化吸收而使胰島素含量增加,后再恢復。

  答案:C

  12.

  右圖表示人進食后血液中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對含量的變化,其中兩條曲線表示健康人兩種激素的變化趨勢,另一條曲線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的變化趨勢。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曲線b表示糖尿病病人血液中胰島素相對含量的變化趨勢

  B.在曲線c上升時,人體下丘腦還可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促使腎上腺素的分泌

  C.曲線a表示的激素是人體內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人體通過a、c激素的協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

  解析:進食前,體內血糖濃度較低,胰島素含量較低,而胰高血糖素含量較高。進食以后,血糖濃度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多,而胰高血糖素明顯減少。在糖尿病病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血糖濃度持續較高。所以曲線a表示的激素是人體內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胰島素;曲線c表示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曲線b表示糖尿病病人血液中胰島素相對含量的變化趨勢。a激素和c激素是通過拮抗作用調節血糖平衡的。

  答案:D

  二、非選擇題

  13.Ⅰ.(2009年高考北京理綜)某人在持續幾天咳嗽后發熱,經診斷是細菌感染引發了肺炎。用藥后得以康復。請回答問題:

  (1)侵入人體的細菌是一種發熱激活物,通過一系列反應引起人體發熱。體溫過高時,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細胞內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____,耗氧量________;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組織中________含量增高,病人會感覺肌肉酸痛。

  (2)人的體溫是由位于________的________中樞調控的。

  (3)從發熱到體溫恢復正常的過程中,人體的________和_______系統參與了調節,最終實現穩態。

  Ⅱ.(2009年高考全國理綜Ⅰ)春天日照逐漸延長時,鳥類大多進入繁殖季節。調節鳥類繁殖活動的圖解如下:

  光→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A→垂體→B→性腺→C

  請回答:

  (1)鳥類的繁殖活動是通過機體的________和________兩種調節方式完成的。機體中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的細胞位于________(下丘腦、垂體、性腺)。

  (2)上面圖解中的A、B、C分別代表由下丘腦、垂體和性腺分泌的物質,則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C進入血液后,通過________作用來調節下丘腦和垂體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據圖判斷,若要驗證B的生理作用_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鳥作為實驗動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當體溫在一定范圍內升高時,細胞內酶活性升高,細胞內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耗氧量增加。在氧氣相對不足時,肌肉細胞會進行部分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人體的體溫是由位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調控的。發熱到體溫恢復正常的過程中,在神經系統的調控下,免疫系統參與了消滅引起發熱的病原體,使體溫恢復到了常態,即穩態。

  Ⅱ.本題的圖解中:光→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屬于神經調節;下丘腦→A→垂體→B→性腺→C屬于體液調節(或激素調節),同時從圖中還可以看出下丘腦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性腺能分泌性激素,是在B(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來完成的,如果去除性腺就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就無法驗證該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案:Ⅰ.(1)增多 增大 乳酸

  (2)下丘腦 體溫調節

  (3)神經 免疫

  Ⅱ.(1)神經調節 體液調節 下丘腦

  (2)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 反饋

  (3)不能 鳥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無法驗證該激素的生理作用

  14.Ⅰ.(2009年高考安徽理綜)在人體體溫的神經-體液調節中,下丘腦是______________,調節產熱活動最重要的激素是________。人在寒冷的環境下會出現寒戰,這是機體通過________增加產熱,有利于維持體溫恒定;劇烈運動后,機體降低體溫的機制主要是通過汗液的蒸發和_________增加散熱。

  Ⅱ.(2009年高考福建理綜)人體體溫能夠保持相對恒定,是由于產熱量和散熱量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請回答:

  (1)當身體的冷覺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時,產生的興奮由________傳至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可引起________分泌增多,該激素作用于全身細胞,提高細胞代謝的速率,增加產熱量;在38 ℃的高溫環境中,人體主要通過________方式散熱。

  (2)當體內有炎癥時會出現發熱現象,這有利于吞噬細胞和抗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于________免疫。人體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產生的相應________不能識別并作用于侵入機體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解析:Ⅰ.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當受到寒冷刺激時,冷覺感受器興奮,甲狀腺激素含量上升,細胞代謝加快,產熱增多,神經調節使骨骼肌收縮,以增加產熱,從而維持體溫恒定;劇烈運動后,機體產熱增多,體溫上升,這時,機體的毛細血管舒張,皮膚血流量增大,汗液分泌增加,從而加快散熱,維持體溫恒定。

  Ⅱ.(1)人在寒冷環境是神經-體液調節,而在炎熱環境中則只有神經調節。

  (2)由皮膚、黏膜組成了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由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組成了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組成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來抵御病原體的進攻;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產生的抗體和效應T細胞具有特異性,所以,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產生的抗體和效應T細胞不能識別并作用于侵入機體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Ⅰ.體溫調節中樞 甲狀腺激素 骨骼肌收縮 皮膚毛細血管舒張

  Ⅱ.(1)傳入神經 甲狀腺激素(或腎上腺素) 汗液蒸發

  (2)非特異性 抗體和效應T細胞

  15.(2011年泰興模擬)穩態是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當機體處于不同的外界環境或生理狀態時,體內的一些組織、器官、系統的功能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但是人體并不會因此而失去穩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正常機體血液中②的含量變化對①③的分泌起調節作用,此種調控機制為________調節。

  (2)在寒冷環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時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表現為________作用。請寫出寒冷條件下皮膚立毛肌收縮,起雞皮疙瘩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內環境的各種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會不斷變化,導致該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和體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人悲傷或緊張時易受病毒感染,這一作用機理是_______。

  (5)由圖2可知:穩態的實現是神經、內分泌、免疫三大系統之間通過細胞產生的________(物質)聯系的。

  解析:①為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③為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②為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含量變化對①③的分泌調節作用是反饋調節。在寒冷環境中,甲狀腺激素與腎上腺素協同作用,共同促進代謝。體溫調節的神經中樞在下丘腦,寒冷條件下皮膚立毛肌收縮,起雞皮疙瘩的反射弧是:皮膚冷覺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立毛肌。由于外界環境不斷變化、細胞代謝不斷消耗一些物質和產生廢物,使得內環境的各種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會不斷變化。當人悲傷或緊張時易受病毒感染,從圖2看出,感知刺激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于免疫系統,使人體免疫能力下降。神經、內分泌、免疫三大系統的調節實現了穩態,這三大系統通過信號分子相聯系。

  答案:(1)(負)反饋

  (2)b 協同 皮膚冷覺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立毛肌

  (3)外界環境因素 細胞代謝活動

  (4)神經系統分泌的神經遞質作用于免疫系統,使人體免疫能力下降

  (5)信號分子(或神經遞質、激素和免疫因子)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中必背的知識點,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陳海巖)

分享“2017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中必背的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免费国产AⅤ网 | 亚洲日韩福利在线 | 亚洲精品一级AV | 在线a免费v网站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