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知識點歸納之群落的演替
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對于生物的學習,最主要的就是知識點的積累,為此,小編準備了這篇高而生物知識點歸納之群落的演替,歡迎瀏覽!
知識點概述
1.群落演替的原因 2.演替的類型 3.人類活動對演替的影響 4.外來物種的引入 5.退耕還林、還草、還湖
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一 演替的原因及類型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環境不斷變化,為群落中某些物種提供有利的繁殖條件,但對另一些物種生存產生不利影響。
②生物本身不斷的繁殖,遷移或者遷徙。
③種內與種間關系的改變。
④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
⑤人類活動的干擾。人對生物群落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的自然因素。
2.演替的類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巖、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
地衣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③特點:演替緩慢。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一年生小灌木→一年生小灌木→多年生小灌木→灌木→喬木。
③特點:演替快速。
(3)總結
①演替概念中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代替,這里的“代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優勢的取代。
②群落演替的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a.侵入定居階段。一些物種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環境,為以后侵入的同種或異種生物創造了有利條件。
b.競爭平衡階段。通過種內或種間斗爭,優勢物種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勢物種被排斥,相互競爭過程中共存下來的物種,在利用資源上達到相對平衡。
c.相對穩定階段。物種通過競爭,平衡地進入協同進化階段,資源利用更為充分有效,群落結構更加完善,有比較固定的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群落結構復雜、層次多。
③演替的趨勢:生物數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豐富,群落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穩定性增強。
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較
3.知識延伸
(1)演替現象一直存在,貫穿于整個群落發展的始終。
(2)氣候條件適宜時、棄耕農田可演替出樹林,而在干旱的荒漠地區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灌木階段。
知識點二 人類活動對演替的影響
1.人類活動對演替的影響
(1)人類活動對生物群落演替的影響很大。人類有目的、有意識進行的生產活動可以對生物之間、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關系。
(2)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①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殺動物等生產活動,使群落向不良方向演替,不利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維持。
②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生產活動,使群落演替向
良性方向發展,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外來物種的引入
(1)人類活動中,會有意或無意地將一個新物種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適宜條件下,新物種會迅速成為優勢種,破壞原有群落的穩定性。
(2)外來物種的負面影響
①影響生物的多樣性
外來物種由于缺乏天敵造成大量繁殖,使本地物種生存空間變小,甚至影響到本地物種生存,降低物種多樣性。
②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
外來物種大量繁殖形成優勢種,使本地物種已適應的棲息環境發生改變,破壞了本地生態系統原有的相對穩定,導致生態系統的平衡被破壞。
3.退耕還林、還草、還湖
(1)我國存在的問題:過度墾荒造成水土嚴重流失,江河排洪能力下降及土地嚴重沙化。
(2)措施:2003年1月20日起開始實施《退耕還林條例》明確提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
(3)目標:到2010年將使長江上游地區和黃河中上游地區75%的坡耕地和46%的沙化耕地被森林覆蓋,湖泊面積擴大,調節氣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大大增強。
常見考點考法
.土壤動物種群豐富度的探究
⑴豐富度調查方法——取樣器采集調查,用采集罐、吸蟲器等取樣,調查樣土中小動物的種類、數量來推測某一區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⑵豐富度的統計方法①記名計算法: 在一定的面積的樣地中,直接數出各種群的個體數。適于個體較大數量有限的種群。②目測估計法: 運用多度等級估計單位面積上個體數量的多少。等級的劃分的各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較多、較少、少、很少等。
⑶確定探究問題:調查池塘邊土壤中小動物種群的豐富度
⑷制定探究計劃:準備→取樣→采集小動物→觀察和分類→統計和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⑸實施研究計劃⑹統計分析表⑺注意事項:制作取樣器注意安全,取樣時盡量不要破壞環境,樣土塑料袋上標明地點和時間。
常見誤區提醒
1.種內斗爭和競爭
種內斗爭是種內關系,發生在同種生物的個體之間,如大鱸魚吃小鱸魚;競爭是種間關系,發生在不同生物個體之間,如牛和羊。
2.捕食與競爭
從結果來看,被捕食者往往被殺死,其能量流入捕食者體內;而競爭往往是一方成為優勢種,而另一方處于劣勢而導致數量減少甚至死亡。
在食物網中,上營養級和下營養級之間是捕食關系;而處于同一營養級的生物則往往是競爭的關系。
以上就是關于高二生物知識點歸納之群落的演替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對正處于高中階段的你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生物知識點歸納之群落的演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