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知識點復習:癌細胞的形成

2017-03-04 19:46:04 來源:精品學習網

   【摘要】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育路小編準備了高中高二知識點復習:癌細胞的形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在正常情況下,細胞內存在著與癌癥有關的基因,這些基因的正常表達是個體發育、細胞增殖、組織再生等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這些基因只有發生突變時才有致癌作用,變成癌基因。這些具有引起細胞癌變潛能的基因稱為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原癌基因屬于顯性基因,等位基因中的一個發生突變,就會引起細胞癌變。正常細胞中雖然存在著原癌基因,但是原癌基因的活動受到嚴格的精密調控,其編碼產物是細胞生長和分化所必需的,不會引起癌變。然而,當原癌基因發生了變化,產生了超出細胞活動所需要的產物,就會引起細胞癌變。原癌基因的這種變化稱為原癌基因的激活。

  癌癥起始于一個細胞突變,而人體是由大量體細胞組成的。人的一生大約要進行1016次細胞分裂。即使不接觸致癌劑,每個基因發生自然突變的概率為10-6。可以推算出人的一生中每個基因會有1010突變概率。由此估計,一個突變細胞中應當有許多與細胞增殖有關的基因發生突變,失去了對細胞增殖的調控能力。然而事實上,人體癌癥發病率并沒有預想的那樣高。由此可見,一次突變并不足以將一個健康細胞轉變為癌細胞。一個細胞癌變要求在一個細胞中發生幾次單獨的突變,它們共同作用才能誘發細胞癌變。經統計,一個細胞轉化需要發生3~7次單獨的隨機突變。

  雖然癌癥起始于一個細胞突變,但是這個突變細胞的后代必須經過幾次突變,才能形成癌細胞。流行病學的統計表明,癌癥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而且是幾何級數提高,癌癥的發病率是年齡的3次方、4次方甚至5次方。癌癥的漸進發生過程非一日之寒,需要數年時間,在此期間既有內因的作用,也有外因的誘發,致癌因子需要有劑量累積效應。癌癥的發生要有許多因子的共同作用。體內還有免疫監控系統,可以隨時消滅癌細胞。因此,許多癌癥不是不可避免的。

  細胞中還存在另一類基因與遏制細胞增殖有關,這類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也可引起細胞癌變,這類基因叫做抑癌基因(antioncogenes)或腫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抑癌基因與原癌基因不同,抑癌基因是隱性基因,需要兩個等位基因都突變失活,才能引起細胞癌變。如果親代傳遞給后代的某一抑癌基因中有一個等位基因無功能,這個后代個體就容易患癌癥。在正常細胞中,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協調配合,共同維持細胞的正常增殖活動。

  癌基因的概念,最初來自于人們對有致癌作用的病毒──腫瘤病毒的研究和認識。早在1908年,兩位荷蘭科學家便發現了一種可以使家雞白細胞變成癌細胞的病毒,后稱為雞白血病病毒。三年后,美國科學家勞斯發現了另外一種引起家雞惡性肉瘤的病毒,后命名為勞斯肉瘤病毒。雖然腫瘤病毒所攜帶的基因數目并不很多,但是,確定并找出其中有致癌作用的基因非常困難。直至1976年,科學家才成功地從勞斯肉瘤病毒中分離得到了第一個能使細胞癌變的基因(取肉瘤sarcoma的縮寫,sac基因),人們稱這種基因為癌基因(oncogenes)。有趣的是,首次分離病毒癌基因的科學家隨后竟然從正常的家雞細胞中找到了和勞斯病毒癌基因序列幾乎一模一樣的基因。人類的第一個癌基因是1982年美國科學家從人膀胱癌細胞中找到的,因為它和先前已經獲得的鼠肉瘤病毒的癌基因完全相同,故命名為ras基因(取鼠肉瘤rat sarcoma的縮寫,ras基因)。

  高中高二知識點復習:癌細胞的形成,愿考生學業有成。更多關于高中知識點請關注育路高考網。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中高二知識點復習:癌細胞的形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一区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 宅男入口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αⅴ网站在线 |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髙清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