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介紹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聞名于世。1960年,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前身----桂林機械專科學校就誕生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學校先后更名為桂林機械工業學校、桂林無線電學校和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先后隸屬于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2000年管理體制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是廣西重點建設的5所高校之一。2006年2月,教育部同意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3月,學校成為工業與信息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服裝與服飾設計 (本科類)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從事服裝與服飾設計策劃、時裝研究和服裝表演方向,具有較強的設計創造能力和表演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市場意識和市場競爭能力,掌握服裝企業、服裝市場的基本運作知識,以及把握時尚潮流并進行流行預測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裝藝術設計領域、應用研究型領域、藝術設計機構及模特表演機構從事設計、研究、教學、管理、表演編導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具有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理論,能執行我國社會主義文藝方針政策,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夠理解服裝與服飾設計的概念、掌握設計方法和服裝表演技巧。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素養和較強的審美能力;
2、掌握扎實的服裝與服飾設計、表演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及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
3、掌握服裝款式、結構、服飾配件設計及成衣制作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掌握服裝美術知識、服裝畫、服裝色彩、圖案設計、服飾手工藝、攝影等一些與服裝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及操作能力,具備從設計構思到成衣制作的獨立實踐能力,具備在本專業領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和知識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從事服裝廣告設計、商品展示設計、服裝展示與表演的能力,并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服裝輔助設計;
5、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競爭和團隊合作能力;
6、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的發展動態,了解服裝學科和國內外服裝行業的發展動態;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流行趨勢、行業標準等專業信息的獲取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學科、主要課程和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干學科:藝術學、設計學、美學、表演學。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專業攝影、中外服裝簡史、服裝畫技法、服裝設計Ⅰ、Ⅱ、服裝創意設計、服飾品設計、服飾手工藝、服飾圖案設計、服裝材料學、服裝結構設計、立體裁剪、展示設計、廣告營銷學、服裝表演、服裝表演策劃與編導、形象設計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室外寫生實習、服裝工藝Ⅰ、Ⅱ、Ⅲ、Ⅳ、計算機應用、民族服裝藝術考察、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于41周。
四、畢業合格標準
1. 符合德育培養目標要求。
2.學生最低畢業學分為198學分,包括:1、課內教育中的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2、課外教育的入學教育及國防教育、社會實踐及興趣學分等。
3. 符合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
五、標準修業期限和授予學位
標準修業期限: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責任編輯:趙華)
分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