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考研政治馬哲各章模擬習題精選(十三)

來源: 時間:2009-05-16 15:03:06
 答 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不可知論否認世界的可知性,休謨是近代歐洲不可知論的代表,他認為,人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覺,感覺之外是否存在客觀世界是不能回答的。“跟著感覺走”正是這一思想的體現。

  2.D 「解析」本題考察對真理概念的理解,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

  3.B 「解析」本題考察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感性認識中包含著理性認識的因素,人在獲得感性認識時,總是在思維著,并以原有的理論知識為背景,是在理性指導下進行的。不同的人由于理性認識不同,感受就大不一樣。

  4.A 「解析」本題考察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將題干與被選項連在一起理解,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

  5.B 「解析」本題考察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一知識點。在反映過程中,主體自身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影響主體對客體信息的選擇和重構,從而造成不同的認識結果,但依然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6.A 「解析」本題考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認識的本質和作用。本題重點是分析題干中的兩個互相作用的關系:其一,“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們的音樂感,”說的是客體是人類認識的源泉,人的感覺、人的認識都只是由于它的對象的存在而存在,表明的是音樂(客體)對于人(主體)的作用;其二,“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比較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這就是說,美的對象不是對任何人都能引起美感的,這取決于人們的認識能力和審美能力,突出表明了主體對客體的作用。綜合這兩個相互作用的關系,就是本題的答案:人的認識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

  7.D 「解析」本題考察理論和實踐的辯證關系原理。將題干與被選項連在一起理解,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D,其他各項干擾性不強。

  8.A 「解析」本題考察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唯理論認為,感性認識是不可靠的,理性認識才是可靠的,它不來源于感性認識;經驗論則認為感性認識是唯一可靠的,能把兩者區分開來,就能選出正確答案。

  9.B 「解析」本題考察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原理。此題不難選出正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的是“不包含的哲理”,看清題目要求再作選擇。

  10.C 「解析」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是客觀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認為真理是人的思想形式,就從根本上否定了真理的客觀性。

  11.D 「解析」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同時實踐總是具體的、歷史的,沒有特定歷史階段的實踐往往不能充分證實或駁倒一切認識,從這一點上,它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實踐標準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

  12.C 「解析」本題考察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正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發展,AB未體現,D項與題目相對,C項正確。

  13.B「解析」本題考察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原理。實踐的發展為實施提供新的課題、積累豐富的經驗材料、并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和物質手段,強化主體的認識能力。

  14.C 「解析」本題考察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辯證關系。獲得知識可以通過直接經驗,即通過親身實踐來獲得,也可以通過間接經驗,即通過學習前人的知識和經驗總結來獲得。D錯誤,B過于絕對,A不符合題目要求,所以正確答案只能是C.

  15.D 「解析」本題考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群眾是認識的主體。“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這是在兩會期間,總理溫家寶談到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問題時,為闡述《政府工作報告》中“只有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的治政思想所引用的一句名言。這句話揭示了只有親身體會才會有一定的認識,強調了認識是從實踐中得來的,主要是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來。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 「解析」本題考察對實踐基本概念的理解。

  2.ABCD 「解析」以上各項都是價值的特性即主體性與客體性的含義及其關系的正確表述。

  3.ACD 「解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事物的質是認識的起點和基礎,認識由質到量是認識的全面性的要求,也是認識的深化;認識量才能精確的認識事物,為實踐活動提供準確具體的指導。

  4.BD 「解析」實用主義者主張“有用就是真理”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真理觀,他的錯誤在于把真理的作用與真理為之真理的根據混為一談;否認了真理的客觀內容和檢驗真理的客觀標準。題目中的觀點正是這種主張的表現。

  5.ABC 「解析」感性認識和經驗豐富與否影響對事物理解的深度,D項過于絕對,不正確。

  6.BC 「解析」一個科學的合理的價值評價,必須符合兩個基本要求:一是對客體狀況的正確認識,二是對主體需要的正確認識。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會發展,又對個人或群體有意義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體利益的具有客觀必然性的需要。

  7.BD 「解析」本題考察對于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知識點的掌握,A錯誤,C過于絕對。

  8.ABC 「解析」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應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認識與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9.BC 「解析」本題將題干與被選項連在一起理解,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 AD兩項題目中并未體現。

  10.CD 「解析」自在世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類世界是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統一體,實踐提供的先進的認識工具和物質手段,不斷強化著主體的認識和改造能力,A錯誤,B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11.ABD 「解析」本題考察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12.ABCD 「解析」屬于識記性的基礎知識,容易選擇。

  13.ACD 「解析」本題考察對基本概念的應用。

  14.CD 「解析」追求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兩大主題,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所謂真理原則是指人類必須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從真理。所謂價值原則是指人類必須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創造和實現價值。

  15.CD 「解析」本題考察邏輯證明與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之間的關系原理。

  三、分析題

  1. [參考答案]

  (l)唯物主義和比較徹底的唯心主義都認為世界是可認識的,這是哲學上的可知論。但也有一些哲學家認為世界是不可認識的或不能徹底認識的,這是不可知論。不可知論貶損了知識的可靠性,否認了科學的價值,把人們引向蒙昧主義或者懷疑主義。唯物主義和比較徹底的唯心主義都對不可知論進行過批判,但并未駁倒不可知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認識論,才徹底駁倒了不可知論。

  (2)在實踐活動中人通過感覺用思維反映客觀世界。用什么證明我們的思想符合實際呢?實踐。人們的思想理論是要付諸實現的,只要我們在實際中達到了目的,就肯定地證明了我們的認識與存在是一致的。實踐是無限發展的,人們不斷在實踐中制造出各種新的儀器,新的認識手段,從而不斷擴大自己的眼界實踐還證明了人類有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能力,能夠從事物的現象中發現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個別中認識普遍,從有限中認識無限,從相對中認識絕對。實踐和科學實驗無數次地證明了人的認識能力。

  (3)人們現在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還是很有限的,還存在大量尚未認識的事物和現象,但“未知之物”(尚未被認識的東西)和“不可知之物”(不可認識的東西)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起來。世界只有“未知之物”,而沒有“不可知之物”,我們只要勇于實踐,勤于探索,任何事物終究都是可以被認識的,人類的任務就是通過實踐不斷地向尚未被認識的領域進軍。

  「思路點撥」本題考察實踐的觀點,回答本題,要清楚可知論與不可知論、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之間的關系,然后再回答實踐在認識論中的作用,比較后要說明認識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的發展和深化,比較后這一點考生易忽視。

  2. [參考答案]

  (1)“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是認識發展的總規律,表現的是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由于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而且是一個無限發展的過程,因此,人們不可能通過實踐和認識的一次循環而窮盡對所有事物的認識,必須隨著實踐的展開和發展,不斷地解決主觀和客觀的矛盾,使認識同不斷發展的客觀實際相適宜,正確指導實踐。

  (2)這一原理說明了正確地對社會主義進行再認識的必要性。馬克思19世紀總結了無產階級的斗爭經驗,提出了科學社會主義,這是從實踐到認識的產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被無產階級掌握,引導他們自覺地進行斗爭,這是從認識回到實踐的過程。社會主義在不斷的實踐中,使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這是一個再實踐基礎上的再認識的過程。這中間,更多的是從實踐中獲得的新的感性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使其上升到新的理性認識。

  「思路點撥」本題考察認識的發展規律原理,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并結合現實來回答對現實的指導意義,對社會主義進行再認識的必要性。

  3.[參考答案]

  (1)認識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不斷擴展、不斷向前推移。從第谷的觀測資料到開普勒提出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到牛頓發現萬有引力規律、再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出現體現了這一哲學道理。

  (2)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在實踐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占有豐富可靠的感性材料。第谷長期觀測天體,積累了大量觀測資料,創造了這一條件;二是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開普勒和牛頓的思考與研究工作,創造了這一條件。

  (3)在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過程中,合理想象與創造性思維有著重要作用。開普勒多年刻苦思考,先后否定19種假說,牛頓在更廣闊內、更抽象的程度上進行思考和研究說明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思路點撥」本題考察認識論的問題,考察的知識點有:認識的發展規律,認識的發展過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及思維方式,這一點考生往往忽視。

  4. [參考答案]

  (1)促進西部經濟結構調整;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①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惟一標準。人們的認識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的過程;正確的認識對實踐活動有指導作用。②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起著導向作用;價值觀不同,其導向作用不同;正確的價值觀要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我國經濟發展從忽視生態環境到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轉變,體現了生態價值觀的變化。

  (3)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社會公共服務是國家對內職能。國家通過制定經濟政策,增加財政投入等經濟手段和健全法律法規,運用法律手段,促進生態環境建設,以實現國家的上述職能。

  「思路點撥」本題是結合西部大開發的熱點問題來考,考察的知識點有:可持續發展戰略、實踐觀、價值觀、政府的職能。對于熱點問題,多數考生主要是盲目地背答案,這是以后要努力克服的。因為熱點問題會考,但不一定從哪個角度去考。需要考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及運用相關的知識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考,都能游刃有余地加以解決。

  5. [參考答案]

  (1)規律具有客觀性,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對外開放是市場經濟規律作用的必然要求和結果。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對外開放中,要有積極主動的進取精神,認真籌劃,避免盲目性。

  (2)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歸根到底要發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3)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參與世界經濟活動,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思路點撥」本題是從哲學角度考察當今熱點問題,考察的是規律,內外因辯證關系,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系。關鍵是找準找對原理,結合材料回答即可。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16

2009.05

考研政治馬哲各章模擬習題精選(十二)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哪些活動是基本的實踐活動( )  A.工人煉鋼 B.漁民出海捕魚  C.技術......

16

2009.05

考研政治馬哲各章模擬習題精選(十一)

 第四章  一、單項選擇題  1.在認識論上“跟著感覺走”是( )  A.唯物主義思想的表現 B.機械唯......

16

2009.05

考研政治馬哲各章模擬習題精選(十)

 答 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事務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原理。......

16

2009.05

考研政治馬哲各章模擬習題精選(九)

  三、分析題  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批評“殺雞取蛋”的荒唐行為,因為它違背了“養雞生蛋”......

16

2009.05

考研政治馬哲各章模擬習題精選(八)

 二、多項選擇題  1.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主要分歧是  A.是否堅持聯系的觀點  B.是否堅持發展......

16

2009.05

考研政治馬哲各章模擬習題精選(七)

  第三章  一、單項選擇題  1.辯證法同循環論的區別在于  A.是否承認事物發展是否定之否定過程......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日本片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亚洲精品小视频 | 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 | 精品国产门事件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