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主題 1全面理解提出時代主題轉換的依據和意義
時代主題轉換的依據有: 第一,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核戰略均勢,以及全球戰略部署沒有完成使美蘇兩國都不敢發動戰爭;第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第三,國際競爭的重點日益轉向經濟和科技領域;第四,現代戰爭的巨大消耗成為制約戰爭的因素;第五,科學技術取代戰爭成為獲取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第六,世界經濟的紐帶把各國的利益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時代主題轉換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第一,這一判斷高度概括了當代世界的新變化、新特點,對馬克思主義做出了重大發展。 第二,改變了世界大戰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觀點,為中國正確判斷國際形勢和進行科學外交決策提供了理論依據。第三,揭示了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標和任務。
點評:
時代主題轉換是鄧小平的重大判斷,聯系鄧小平理論的相關內容復習。重點掌握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提出的依據與意義。
2和平與發展的相互關系
和平與發展的關系即世界范圍內的政治與經濟的關系,兩者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維護和平是促進發展的前提。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與繁榮,是世界和平的重點基礎,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和平。是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條件。
和平與發展兩大課題至今一個都沒解決,這是因為:
(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威脅著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恐怖主義、貧困、環境惡化等非傳統安全問題更加突出。
(2)世界一些地區還存在戰爭和戰亂。
(3)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更加嚴重,因此發展差距越來越大。
(4)關系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
(5)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還未得到根本改變。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正確途徑是順應時代潮流和各國人民的意愿,因勢利導,積極推進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3和平與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南北問題
所謂南北問題,是指南方國家即發展中國家與北方國家即發達國家的關系問題。當前,南方國家與北方國家之間的差距巨大,在國際經濟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懸殊,這些都構成了對世界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在經濟全球化的情形下,沒有南方國家的擺脫貧困、經濟繁榮,北方國家也無法實現自己的經濟發展。南北差距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對世界和平的潛在威脅。只有實現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同國家里的人民才能消除分歧、誤解和敵視,而代之以理解和尊重,從而建造起持久而穩定的世界和平。
建立國際新秩序
1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的基本特征與實質
國際秩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世界格局基礎之上的國際行為規范、保障機制以及它們的運行狀態。國際舊秩序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其在政治上的表現就是壓迫,經濟上的表現就是剝削,本質就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國際經濟舊秩序的特征有:以不合理的國際分工為基礎的國際生產體系;以不等價交換為特征的國際貿易體系;以國際壟斷資本占支配地位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占主導地位的國際經濟組織和國際協調機制。
當前,國際舊秩序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它給世界和平和發展事業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為了推動歷史的進步,必須加快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2國際新秩序的基本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安全等
國際新秩序與國際舊秩序是完全對立的,其實質是各國的平等,其基本目標是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和繁榮。國際新秩序的基本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安全等廣泛的內容,其構架和面貌需要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創造。政治新秩序基本要求是使各國相互尊重,共同協商,避免將某個國家的意志強加給別的國家;經濟新秩序的基本要求是使各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避免貧富懸殊;文化新秩序的基本要求是使各國相互借鑒,共同繁榮,避免文明的排除和沖突;安全新秩序的基本要求是使各國相互信任,共同維護,實現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爭端,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比較終達到集體安全的目標。
背誦提示:
1和平與發展的相互關系
2國際新秩序的四個方面:政治經濟文化安全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