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真理與價值
一、選擇題Ⅰ
1.所謂客觀真理,主要是指()
A.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B.主觀對客觀的反映
C.人的認識對象的客觀屬性D.人的正確認識中所含有的客觀內容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根本標準,因為()
A.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B.實踐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動
C.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優點D.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
3.真理的相對性應理解為()
A.真理的標準是多重的B.真理有待擴展和深化
C.真理和謬誤之間沒有確定的界限D.對同一對象不同的乃至對立的認識都是真理
4."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寶貴"。德國詩人萊辛的這一著名詩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認識經歷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發展B.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通過現象認識本質
C.認識不能停滯,而應該不斷擴展和深化D.改造世界比認識世界更重要
5.承認"人類的一切認識都具有相對性"是()
A.相對主義的觀點B.詭辯論的觀點
C.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D.懷疑論的觀點
6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這一命題的根據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實在的
C.真理是與人的具體利益相聯系的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規定的綜合、多樣性的統一
二、選擇題Ⅱ
7.價值的主體性體現在()
A.客觀事物的某種屬性能否具有價值要以人的需要為基準
B.同一客體對于不同主體的價值是不同的,帶有主體的個性特征
C.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確立的同客體之間的一種創造性關系
D.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是主體需要與客體屬性之間隨機相遇的關系
新增考點:價值及其客觀性和主體性。
8真理和價值的關系表現為()
A.真理原則側重于客觀性,價值原則側重于主體性
B.追求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兩大主題
C.真理和價值的矛盾是人類活動的內在矛盾,真理與價值在發展中相互引導
D.實踐是真理和價值共同的檢驗標準
新增考點:價值及其客觀性和主體性。
9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是()
A.絕對真理寓于相對真理之中B.相對真理含有絕對真理的成分
C.它們是人的認識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表現D.同一真理的兩種性質
10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其不確定性是因為()
A.作為檢驗真理的實踐總要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限制
B.實踐本身是不斷發展的
C.不同的人、不同階級各有其不同的實踐標準
D.有些真理需要通過邏輯證明才能檢驗
11以下論斷正確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認識中作用的有()
A.只有詩人才需要想像
B.幻想是極可貴的品質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0.10
(1)材料1中的兩位哲學家都屬于唯理論。笛卡爾是唯心主義唯理論,斯賓諾莎是唯物主義唯理論。〔2分〕......
13
2010.10
論、難關和矛盾中"。他認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識部門造成無數困難和錯誤的主觀原因。 --摘自《......
13
2010.10
第2節 認識的發展過程 一、選擇題Ⅰ 1.由認識到實踐的飛躍是更為重要的一次飛躍,因為() ......
13
2010.10
成絕對真理。真理永遠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由相對向絕對轉化的過程。③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從兩個不同的極端......
13
2010.10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對孫中山知行觀的理解。 【解析】D項:這里的先是邏輯上的先。B項:知行合......
13
2010.10
言概括能力。 二、選擇題Ⅱ 17.【答案】BCD 【考點】本題考查對主體認識過程中的"重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