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頓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問題的癥結
D.在科學道路上,只有不畏勞苦堅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三、分析題
1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肯定了真理的辯證法。
13"信則靈,不誠則不靈。"(新增考點:價值及其客觀性和主體性。)
14試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及其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Ⅰ
1.【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客觀真理的含義。
【解析】客觀真理是指正確認識中的客觀內容。本題可以采用排除法:A、C項:客觀事實、認識對象的客觀屬性還沒有成為認識,只是認識的對象和材料;B項只是一般的認識程序,沒有涉及到正確與否。
2.【答案】C
【考點】本題考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根本標準。
【解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根本標準,這是因為實踐是溝通主、客觀的橋梁,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可以將真理認識的成果展現在現實中,并在現實中豐富認識,使認識及其發展成為可能。
3.【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真理的相對性。
【解析】真理的相對性是針對真理的內容而言,因為世界是運動、發展的,從廣度、深度和進程上,(真理)認識都有待于擴展、深化和發展。A項:真理的相對性是指真理內容本身的相對性,而不是指真理標準的多重性;C項:真理和謬誤之間有明確的界限,只是沒有絕對的界限而已;D項說法不準確,它比較多只是表明認識有不同的角度、方式和立場,并沒有表明真理內容本身的相對性質。
4.【答案】C
【考點】本題考查對名人名言中蘊涵的真理觀的理解。
【解析】從"追求"二字可以看出真理是有待于深化和發展的。題干中已經是關于真理(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所以不存在從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的說法,A、B兩項錯誤;本題只是針對真理的占有與追求,都只是對世界的認識,并沒有涉及世界的改造。
【拓展】做此類試題要緊扣句子,結合選項。
5.【答案】C
【考點】本題考查(真理)認識的相對性觀點。
【解析】認識的廣度、深度以及進程上說都有待于擴展、深化和發展,實踐隨著世界而發展,實踐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相對的,所以,一切認識都具有相對性。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它沒有否認認識的絕對性,不是詭辯,也沒有懷疑對世界認識的可能性。A項:相對主義是夸大認識的相對性,看不到其絕對性的觀點;詭辯論是將概念的靈活性變成主觀的任意性;懷疑論是把懷疑作為認識一切事物的原則,對客觀世界和客觀真理表示懷疑的學說。
6.【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真理的具體性。
【解析】真理是多方面規定的統一;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對象、范圍和條件;真理是一個過程。真理的具體的存在是主觀向客觀無止境的接近過程,而不是一經達到便永遠不變的靜止狀態。A項:只有經過理性認識才能達到真理;B項: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C項:題干句子的意思只在說明真理認識的具體性,沒有牽涉到真理與具體利益的關系。
二、選擇題Ⅱ
7.【答案】ABC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對價值主體性內涵的把握。
【解析】A、B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0.10
第3節 真理與價值 一、選擇題Ⅰ 1.所謂客觀真理,主要是指() A.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B.主觀......
13
2010.10
(1)材料1中的兩位哲學家都屬于唯理論。笛卡爾是唯心主義唯理論,斯賓諾莎是唯物主義唯理論。〔2分〕......
13
2010.10
論、難關和矛盾中"。他認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識部門造成無數困難和錯誤的主觀原因。 --摘自《......
13
2010.10
第2節 認識的發展過程 一、選擇題Ⅰ 1.由認識到實踐的飛躍是更為重要的一次飛躍,因為() ......
13
2010.10
成絕對真理。真理永遠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由相對向絕對轉化的過程。③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從兩個不同的極端......
13
2010.10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對孫中山知行觀的理解。 【解析】D項:這里的先是邏輯上的先。B項:知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