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2004年MBA政治復習大綱(5)
(十二)平均利潤的形成理論,及該理論的現實意義
利潤的實質。P109 利潤串。P.110
決定利潤率高低的因素。P.1lo.111
平均利潤形成的過程:在市場條件下,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的部門,都追求利潤比較大化,通過資本流動,改變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變動,使各個部門的利潤率趨于平 均化,按平均利潤率獲得的利潤,即平均利潤。利潤平均化的過程,是各個生產部門的剩余價值重新分配的過程。
(十三)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過剩的危機.P.126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即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P.127
這個矛盾表現為:①生產無限擴大與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萎縮的矛盾:①個別企業有組織有計劃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P127—128
戰后經濟危機的新特點:P.13l-131
(十四)資本主義股份公司的特點
股份公司是個別資本通過發行股票形式募集資本而形成的企業。P.145-146
股份公司的特點:O依法成立的法人企業,個人資本采取了社會資本的形式;①個人企業轉化為社會企業。管理責權明確,股東關心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以利于‘民主’管理O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作到產權清晰,管理科學:利潤分配采取股息的形式。股息同經營狀況掛鉤,有一定風險:
資本可以自由轉移,以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股份公司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型形式。P.146-148
(十五)生產集中和壟斷的形成 戰后壟斷的新特點
生產集中和壟斷的含義。P.148-149
個別資本規模擴大的途徑: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資本積聚,靠企業自身資本積累使規模擴大,叫積聚
資本集中的方式: 企業兼并(大魚吃小魚);企業聯合;舉辦股份制企業等。
壟斷的形成:資本主義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自然而然地走上壟斷。因為,企業之間通過竟爭,大
魚吃小魚,使市場上企業越來越少,比較后少數企業為了防止兩敗俱傷,就會以某種形式聯合起來,控制生產和市場,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十六)壟斷組織的形式及戰后壟斷的新特點
壟斷組織的形式: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戰后壟斷的新特點: 規模巨大, 壟斷程度高, 壟斷形式多樣化, 大型混合的、康采恩式的公司成為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這種公司,一般都是跨國公司)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