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2005級研究生小胡煩惱不已,她先后與幾家大型銀行和企業聯系,希望得到暑期實習機會,但都被婉拒。她感慨地說:“沒有想到,研究生找實習單位這么難。”
今年暑假,在日益增大的就業壓力下,武漢高校的一些研究生紛紛走出象牙塔,聯系單位實習,像小胡一樣,不少研究生都因找不到實習單位而發愁。
據了解,武漢作為全國重要的教育科技城市,擁有各類層次的高校學生近百萬人,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暑期約有30萬學子選擇實習,而實習的首選地就是武漢。目前,武漢在校研究生總人數達6萬人,和本科生不同的是,由于自身起點高,研究生對實習單位的選擇更為挑剔,他們一般都希望進入國際知名企業或者國內大型企事業單位,對于一般崗位則顯得興趣不大。中國地質大學一位研究生說:“畢竟在大型單位實習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也能為今后的就業鋪平道路。”
然而,現實顯示這只是研究生們的一廂情愿。“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實習單位這么難找,我們不要求工資待遇,只希望有一個實習崗位。可是很多單位總是以沒有需求推脫。”湖北大學研究生小謝說。
研究生小謝的感受折射了研究生實習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的“供需矛盾”。記者從湖北省人才中心了解到,不少小型用人單位之所以不愿意接收研究生來實習,主要原因是很多研究生只把實習單位作為“跳板”,先在實習單位“忍”上一段時間,摸清情況、增長本事,甚至抱著“偷藝”的態度,看準時機再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單位。小型用人單位一方面搭時間對學生進行培養,另一方面還要給物質報酬,換來的卻是學生毫不猶豫地離去,對這種事情當然會毫不猶豫地拒絕。
而大型單位對研究生實習也心有余悸,湖北一家大型出版社編輯告訴記者,他們出版社最早接收的一批來實習的研究生現在已經全走了,這些學生到單位來,別的不說,張口就問底薪多少、待遇如何等,但是他們自身的能力卻并不適應崗位的需求。
“單位小的當跳板、大單位就挑待遇,研究生實習的關鍵還是在于心態。”武漢大學一位負責聯系學生實習的教授告訴記者。
武漢大學一位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方面的專家指出,研究生想要取得良好的實習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要調整好心態,不能挑剔實習單位和實習崗位,因為自己畢竟是沒有任何實際經驗的新人。同樣,研究生不能只把實習單位當成跳板,踏踏實實才能打好事業發展的基礎。專家還指出,用人單位應該正視并積極接納研究生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