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正常的導師和研究生關系,北京市教委在回復人大代表建議中表示,北京將建立教育信訪投訴處理服務中心以解決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糾紛。研究生不滿導師可投訴。(7月18日《新京報》) 北京將建教育信訪中心 研究生不滿導師可投訴
相信聽到這樣的消息,在京讀書的研究生們一定是喜出望外了!
我有很多讀研究生的朋友,有的對于他們的導師(有的稱“老板”)可謂“深惡痛絕”。有個朋友說,他初到學校時,聽師兄們說他們學校的老師都很清廉,從不接受學生送的禮,所以一直沒敢“下手”。可時間長了,就發現導師對他不冷不熱了。后來終于鼓起勇氣,拎著東西往導師家去了,從此成為導師寵愛的“得意門生”。朋友終于明白:師兄們的“清廉說”,只不過是迫于壓力之下的集體失語!
都說知識分子最虛偽,看來是真的!
有的導師將研究生作為廉價勞動力使用,只給極低的報酬。在用得著學生的時候,導師對學生很熱情,一旦項目完成后,學生就再也見不到導師的蹤影了。更糟糕的是,很多課題與專業無關或不太相關,甚至是一些機械的體力活,對學習幾乎沒有幫助。
一位朋友對我說,他們剛進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導師。還沒跟導師說過一句話,就糊里糊涂的成了人家的學生了。時間長了才知道,他的導師是最糟糕的,不但不管學生死活,在學術上更是“一塌糊涂”,整個一學術圈里的“混混”!
因此,我是很贊成在導師和學生之間實行雙向選擇的。在研究生一年級的時候,不宜急于分導師,而應給學生與導師之間充分了解的機會。“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充分了解之后,相信雙方的選擇都會更加理智。
如果再不行的話,北京的研究生們還可以向教育信訪投訴處理服務中心投訴。教育信訪投訴處理服務中心作為學生們最后的一道保護屏障,無疑是很有必要的,希望能在全國推廣。
不要讓導師和研究生的關系成為現代版的“黃世仁”與“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