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招生的熱點就是大類招生,這種專業報考改革舉措表明高校在專業選擇和專業設置上,充分體現對學生人性和個性的關懷,實現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是我們要大力提倡的。但是在這里我們看到,與那些出臺大類招生一些關于寬松選擇專業制度的重點高校來說,蟛糠制脹ǜ咝;故前湊障阜腫ㄒ道湊猩摹D切┫牖蛔ㄒ檔耐е荒芄晃弈蔚贗擰俺杉ㄅ琶曇肚?%,才可提交換專業申請”制度牌而興嘆。按大類招生的高校盡是一些名校,用這些名校的老師的話來說:“我們搞的起來,一來我們不擴招;
二來我們師資力量強。”他們的優勢資源能夠讓學生享受自己自主的選擇和發展,但那些一般院校為什么不改變一下落后的教學模式呢?其主要原因是師資力量本來就吃緊,又擴招,可以說說現在是不堪重負!一位大學領導無奈地說:“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道理誰都懂,但我們各方面資源確實有限,實在折騰不起啊。”為此一位同學不由感嘆到:在我們學校本科就換專業是奢侈的,我們享受不到,只能長遠打算,準備考研吧。
現在一部分重點院校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改變,已經受到很多優秀學生的青睞,而還有一些院校卻顯得步伐慢了,在這里我看到現在教育資源之爭,其實已是教育模式之爭。它將為我國的學科與專業設置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