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研招初試成績近日陸續公布 不少考生面臨院校專業“調劑”
近日,2005年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初試成績已由各高校陸續公布,部分考生面臨院校或專業的調劑。有關考研輔導專家在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研考填報志愿時應該慎重填報熱門院校或專業,同時面臨調劑的考生也應該利用好選擇院校和專業的“二次機會”。
考生志愿填報“扎堆”
據了解,目前考研者“追捧”熱門專業、熱門院校的現象十分嚴重。海文學校常務副校長魯魯告訴記者,以2004年研究生招生考試為例,最熱門的前十所院校的報名錄取比例為13:1至8:1不等,而有些院校的報名錄取比則是1:1,甚至第一志愿根本招不滿,要靠調劑才能勉強招滿。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同一院校的不同專業上,北京大學2004年研招熱門專業前三位分別為企業管理、應用心理學和金融,其報名錄取比例都在40:1上下,而反觀古生物學、地質學等冷門專業報名錄取比例是1:1。
第一志愿落空主觀原因有四
考生第一志愿落空除了與志愿填報“扎堆”現象有密切聯系之外,與考生本身的主觀因素也是分不開的。北京現代教育培訓學校領航導航培訓中心副校長王文軻認為原因有四。
首先,人云亦云,盲目追逐熱門。很多考生經常在粗略了解某個專業后,覺得該專業是熱門,就隨意做出了報考該專業的決定;其次,考研目的不明。有相當一部分應屆生考研只是盲目追求文憑,逃避就業壓力;再次,自我認識不足,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考生報考了自己無法達到分數線的學校,對該學校的認識與自己的水平認識不足,從而導致第一志愿落空;最后,信息不均衡、不暢通。
專家支招用好“二次機會”
魯魯指出,考生除了在考前填報志愿時盡量避免以上問題之外,還應該學會利用好調劑這個“二次機會”,來修正自己第一志愿填報的不當之處,如果處理得當的話可以“壞事變好事”。
首先,可以主動去聯系自己理想中的可供調劑的學校,與校方多多接觸,如果考生的條件符合學校的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學校調劑錄取的時候能夠爭取一些主動。同時第一志愿的院校有時也會幫助調劑考生聯系一些調劑院校,要利用好這些機會。
其次,如果在填報志愿之初對某個專業特別感興趣,在跨校調劑時不妨按照“先專業、后院校”的順序來考慮,在已經得不到理想院校的時候應該考慮先保住自己喜歡的專業。同樣,在校內調劑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究竟是要保住理想院校還是理想專業,不要片面地因為想在某院校就讀而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此外,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不妨多考慮一些科研院所。魯魯說,目前大約九成的考生報考高校研究生,只有一成考生填報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科研院所在研招時比較低調,其信息并不為多數人所知,但其學習研究條件和未來出國深造、就業的前景并不比院校差,有些還比院校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