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技術與市場博弈新標本

來源: 時間:2008-01-14 14:25:37

  毫無疑問,對技術,特別是核心的前沿技術的占有,估計是每個有理想的公司最夢寐以求的事情。畢竟,扁平化的世界正逐步向我們走來,過去束縛企業發展的區域間的籬笆正一個一個被清除,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此背景下,誰能擁有核心的技術,特別是前沿的核心和技術,誰就有可能在競爭中握有更大的勝券。
  然而,核心的前沿技術有時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由于不能正確認識核心技術對企業的作用,導致很多企業陷入了技術的陷阱,空有技術,卻不能擁有市場,這往往使企業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遠如美國銥星公司,近則為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佳能和東芝的SED風波。
  SED是Surface Conduction Electron Emitter Display的縮寫,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表面傳導電子發射顯示”,屬于“場發射顯示”(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中的一類,是一種主動發光類的顯示技術——利用電子撞擊熒光物質發光,不需要背光模組。
  目前平板顯示器有二大類:一類是被動發光,靠光源透過成像板形成可視圖像。其中技術應用最成功的就是液晶(LCD)平板。第二類是主動發光,形成圖像的象素點自己能發光。其中最為大家熟識的是等離子體顯示板PDP。
  佳能(中國)公關部向《當代經理人》表示說,相比現有的PDP、LCD等面板技術,SED絕對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改良,它綜合了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的優點,在技術上具備很大的優勢。有不少業內人士預料:基于SED面板技術的后平板時代即將到來。
  正因為看好SED技術,想在平板電視領域有所作為的東芝公司一直在大力研究,并于2004年10月與佳能共同成立SED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5億0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主要從事SED面板的研發、制造和推廣業務,現有員工約550人。佳能有電子發射和微型制造技術方面的相關授權,東芝有先進的CRT技術和制造工藝,兩者聯合,可謂算得上“珠聯璧合”,被業內人士廣為看好。
  
  
  SED生變
  
  然而,年初的一場風波卻讓意外地把SED擺在了左右其前景的十字路口,且一切都是來的那么突然。
  2006年底,日本東芝公司宣布,將取消當初預定在“2007年國際消費者電子產品展(2007 International CES)”上展出55英寸SED面板的計劃,而在一年前的2006年CES展會上,其展出的了36英寸SED面板,至今仍讓業內人士驚嘆不已。
  CES大展閉幕的當天,合資成立SED公司(SED Inc.)、從事SED研發制造的佳能(Canon)和東芝(Toshiba)聯合發表聲明,宣布佳能將收購東芝持有的SED公司的股份,SED公司將成為佳能旗下全資子公司。
  突然的變故,讓SED技術又一次徘徊在十字路口。
  那么兩年之后的東芝為什么會突然選擇退出呢?東芝公關部的說法是:與佳能與美國一家公司關于SED技術的一場專利糾紛有關。
  據《當代經理人》了解:東芝所說的官司是指佳能與美國一家名為Nano-Proprietary的公司的專利糾紛。2005年Nano-Proprietary宣布其就SED顯示技術對日本佳能公司提起了訴訟。在訴訟中,Nano-Proprietary指控佳能不當地使用了其專利技術,生產用于下一代平板彩色電視的表面傳導電子發射顯示器面板(SED)。
  在這次訴訟中,Nano-Proprietary對SED公司的地位產生了質疑。Nano-Proprietary聲稱,根據1999年與佳能簽訂的協議,佳能與東芝合資的SED公司并不是一家得到許可的子公司,佳能涉嫌把Nano-Proprietary專利項下的授權權力不當地轉讓給了SED公司和東芝。
  因此,在東芝看來,其退出SED技術的開發,是為了避免項目進度受相關訴訟的影響,是出于“優先讓SED電視機事業走上軌道”的考慮,為此不得不采取的無奈之舉——佳能通過收購將SED公司據為己有,可以免除Nano-Proprietary公司提出的關于佳能向SED公司及東芝進行不當技術轉移的指控,這至少能讓事情變得簡單一些。
  東芝的表態在資深家電觀察家劉步塵看來是可信的。他表示:作為全球著名的CRT彩電大王,在平板時代,東芝卻落伍了。在液晶由夏普把持、等離子由松下控制的平板電視領域,東芝沒有任何的技術積累,只能和大部分彩電生產商一樣,充當一個“組裝者”的角色。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東芝無疑希望SED技術能給平板電視帶來一片新的天地,從而帶動東芝在平板領域的全面復興。據東芝透露,其已經向SED公司投入了200億日元的投入,其對SED技術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喪失良機
  
  2004年10月份SED公司成立之時,佳能宣稱合資公司將于2005年8月以月產僅3000枚的小規模開始量產50英寸SED面板,2007年開始正式量產。2007年底月產計劃為7萬5000枚。
  佳能董事社長御手洗富士夫當時也是豪氣沖天:“雖說SED面板的正式量產時間是2007年,確實比較晚,但我不在乎。因為SED面板的性價比已經超過液晶面板和PDP。本公司的數碼彩色復印機和數碼相機盡管起步都晚,但如今的地位已經非常穩固。此次也準備通過推出優秀產品奮起直追,希望2010年在大尺寸超薄電視面板領域取得全球最高的市場份額。即使大屏幕超薄電視,本公司與東芝也將登上榜首。”
  御手洗富士夫的豪言并不虛。據相關人士推測:按照佳能和東芝在2004年的設想,當SED大規模量產時,一臺30英寸的SED電視機售價大概為1萬多元人民幣,而當時由于等離子和液晶面板技術也正處于行業推廣期,其終端產品的價格一般也都在1萬以上,由此看來,當時的SED電視的價格還是有相當競爭力的。
  佳能這個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從行業追隨者一躍成為行業領導者的典范,這在復印機領域尤為明顯。佳能此時在SED領域的地位和當時在復印機領域的地位頗有相同之處,憑借嫻熟的翻盤經驗,業內當時對佳能在SED領域的表現還是抱有非常大的信心。
  然而,SED公司卻屢屢爽約,東芝的SED電視的上市計劃也一再跳票,至今還未面世。對此,佳能方面表示,這與其和Nano-Proprietary公司的專利糾紛不無關系。
  佳能對《當代經理人》表示,SED一再推遲上市的原因主要是佳能一直在考察包括LCD、PDP等其它技術的市場變化,并尋求生產成本下降的手段,尋找一個最佳的上市時機。
  但無論如何,正是佳能和東芝的優柔寡斷,SED電視已經錯過了第一波平板民用化的最佳時機,浙江大學科技中心研究員沈聞澗向《當代經理人》表示說,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性能的提高和價格的急劇下瀉降低卻遠遠超出了佳能和東芝的最初預想。
  目前42英寸等離子電視已經下降在9000元左右徘徊,40寸的液晶電視更是將至8000元以下。這樣的價格使得SED的生產成本壓力陡增,因為SED低產的背后必然面臨的是成本的高昂。技術上的優勢在價格壓力之下變得幾乎蕩然無存。
  東芝公司總裁兼CEO西田厚聰最近也不得不承認SED電視根本沒有足夠能力與液晶電視一較高下。西田強調,未來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SED電視將會以商務客戶為主要銷售對象。此言一出,無異于是顛覆了其2004年曾預言在42至50英寸平板電視市場SED電視將占有20~30%份額的說法。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亚洲成A人片777 | 日韩最热国产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卡 | 日本亚洲高清中文不卡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