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行業不僅在中國,甚至在中國之外的廣大區域,都引起眾多關注,原因之一在于這個行業的領導層正經歷著代際"/>
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中國電信業領導者報告

來源: 時間:2008-03-05 16:44:56

  他們個人的成功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新一代企業家的領導風格與管理實踐
  
  中國電信行業不僅在中國,甚至在中國之外的廣大區域,都引起眾多關注,原因之一在于這個行業的領導層正經歷著代際轉移——IT業發展日新月異,因此中國IT業的領導層接班可能比其他行業發生得更快一些。在中國信息產業部和六大電信公司的領導層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年輕、受過良好教育且經驗豐富的專才。此外,在許多大型電信制造企業中,它們的創立者即將退休,這些公司的高級管理層不久將進行新老交替。
  在中國電信企業中,新一代CEO和高層決策者將與他們的前任在既往經驗、專業背景、領導技巧、商業行為和全球視野等方面明顯不同。這批新一代領導層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將對他們所在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至關重要。部分近期研究報告顯示,對于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快速發展經濟體,缺乏具有國際經驗的高級經理將會制約這些國家中大型企業的未來發展。
  因此,了解中國這些旗艦電信企業的高級管理層的背景、特點,對于深刻理解中國經濟騰飛的未來發展路徑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本文探討的目的所在。
  
  權力交接:年輕化,但海外經驗欠缺
  
  中國電信企業未來的國際競爭能力取決于許多因素,許多中國觀察人士認為,擁有一支“具全球視野的管理團隊”是必不可少的。中國的決策者和企業領導者看來深諳此理。在過去數年中,中國的六大電信運營企業中發生了多次涉及最高管理層的重大人事變動。最近,中國的主要電信設備企業和其他IT企業不約而同地開始招聘年輕、有經驗的專業管理人士進入他們的領導層。
  表1顯示了中國六大電信運營企業的主要領導者的背景情況。其中有四家公司的CEO和董事長兩個職位由同一人兼任。他們中年紀最大的是中國移動的董事長兼CEO王建宙,為58歲;最年輕的是中國鐵通的總經理張永平,為45歲。這八位領導者的平均年齡是49.6歲。多數人畢業于中國的頂尖工程院校,而其中幾位(王曉初、張春江和張永平)畢業于同一所學校——北京郵電大學。這八人中只有一位曾在海外學習——中國聯通總裁尚冰曾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上學并于2002年獲得MBA學位。
  這些中國最大電信企業的領導者多數在電信業里工作了二十年以上,但他們擔任目前職位的時間也都不超過三年,表明中國國有企業的高級管理層中經常發生人事調整。事實上,這些大型電信企業的CEO和董事長在各公司間進行了輪崗。例如,中國電信的董事長兼CEO王曉初以前在中國移動擔任副總經理。同樣的,中國移動的董事長兼CEO王建宙以前是中國聯通的董事長兼總裁,而中國聯通的董事長常小兵以前是中國電信的副總經理。
  相反,中國主要的IT企業和電信設備制造商的領導者經常是由公司內部提拔上來的。表2顯示了中國15家最大的電子和IT企業的主要領導者的背景情況(截止2006年)。一個企業中的“最高領導者”有時并不是CEO或董事長,而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誰在企業的決策過程中具有最大的影響力。例如,在海爾和華為,董事長通常不如CEO影響力大,但在京東方和海信則相反。在這個表格中,目前有六家企業是一人兼任董事長與CEO二職。
  這些企業領導者的年紀差別懸殊。年紀最大的是格蘭仕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梁慶德,為69歲;最年輕的兩位是四川長虹的趙勇和深圳華強的梁光偉,兩人僅43歲。這15位領導者的平均年齡是55歲,高于信息產業部領導者的平均年齡(53.6歲),也高于六大電信運營商(49.6歲)的高層領導的平均年齡。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15家企業多數是私營企業,因而這些企業的CEO沒有去職的壓力。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同一家企業工作了十年以上。
  其中有六位企業領導者,包括聯想的柳傳志,海爾的張瑞敏,華為的任正非,美的的何享健,中興通訊的侯為貴,格蘭仕的梁慶德同時是他們所在企業的創立者與經營者。他們都是中國經濟向市場方向轉型時期最知名的企業家,現在年紀都在60歲以上。聯想和中興通訊已經為將來的企業管理團隊的代際傳承作好了安排。
  目前聯想和中興通訊的CEO/總裁,楊元慶和殷一民(均為42歲),分別被視為柳傳志和侯為貴的接班人。楊元慶和殷一民都在各自公司近年來的海外拓展中實施了成功的市場和銷售策略,獲得了許多贊譽。但備受矚目的海爾和華為的接班人——張瑞敏和任正非的繼任者——現在仍不明朗。華為據稱一度擁有多達100位左右副總裁。目前,對于公司CEO兼創立者任正非的接班人,有兩位人選呼聲最高。一位是孫亞芳。她自1998年以來一直擔任華為的董事長,目前被視為公司的“第二號人物”。據信她在華為發展過程中的數個關鍵階段曾幫助任正非獲得銀行貸款,化解了財務危機。而孫亞芳的弱點是她并非電信行業的專家。
  另一位候選人即是因“港灣事件”而在業界廣為人知的李一男。
  任正非精心籌劃招攬李一男回歸,表明任正非已經開始認真地考慮挑選公司接班人,盡管他很少在公司內部公開討論接班人的問題。這個事件反映了電信業中高級人才競爭的激烈,尤其是對于那些年輕的新一代技術專家的競爭。盡管部分領頭企業的掌控人仍是“老一代”人物,如華為的任正非和中興通訊的侯為貴,但在副總裁層面,以李一男為代表的年輕專家已經占據了多數位置。
  中興通訊的16位高級領導層人員(包括總裁和副總裁)中,只有一位副總裁年紀超過50歲,而這些高級領導層的平均年齡僅41.1歲。他們都是從公司內部提拔的,且多數曾就任于研發部門。多數在中國國內受教,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較少。在這些高級管理者中,只有兩位(陳杰和葉衛民)擁有長期海外工作經歷。陳杰曾任美國AT&T公司貝爾實驗室高級研究員和研究部主任,而葉衛民曾經負責領導中興通訊的歐洲研發中心。
  
  海歸和外籍人士難躋身高級管理層
  
  盡管中國政府盡力招聘海外留學人員回國效力,但在國內主要電信公司的高級管理層中的海歸人員仍是少數。有個例外是現任中國網通副董事長田溯寧。田溯寧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理工大學獲得自然資源管理專業學位,之后回國投身電信行業,并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外國人在中國主要電信企業中擔任高級管理層或董事會董事的更是鳳毛麟角。少數的幾個例外包括曾就職于戴爾、Honeywell、IBM,現任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的威廉•阿梅里奧;美國高盛前總裁、中國網通現任董事約翰•桑頓;前飛利浦公司亞太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現任TCL董事的文安德(Andreas Wente)。
  雖然許多IT和電信公司已經聘請了海歸和外籍人士,但這些雇員通常擔任行政管理層、技術或會計部門的中層干部。例如,華為從香港聘請了約100位會計師,也任命了一位前IBM采購總監擔任華為的副總裁,但這位人士僅工作數月后即辭職。2006年秋,華為任命米克•瑞夫(Mick Reeve)擔任華為的戰略顧問。瑞夫是英國皇家工程學院院士,剛從服務了36年之久的英國電信退休。瑞夫在電信業以技術創新著稱,被廣泛視為英國電信的總體網絡和系統架構(包括光學系統、交換和智能以及營運支持系統)的“總架構師”。這次任命是否意味著華為未來準備招募更多的國際一流電信專家尚不可知,但至少從目前看,這是華為一次非常規的舉措。
  中國大型企業之所以普遍沒有在高級管理層中任命外籍人士,原因有很多,包括政治上的不信任,擔憂外籍人士的薪酬水平與其他高管差距懸殊,以及由于跨國企業在華實施本土化戰略而使中國企業聘請外籍和海歸經理的難度增大等。近年來,在華的主要跨國企業都傾向于聘請本土精英來管理當地企業,而不是像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那樣從國外派遣外籍高管。目前,中國已注冊的獵頭公司達到950家,這些公司主要是幫助外資企業尋找本土精英。因此,本土企業在聘請和留住高端人才方面遇上了相當大的困難。 自2003年以來,中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招聘國有企業的高級管理者,但結果是,招聘人員中無一是外籍或是海歸人士。這些職位多數還是留給了那些在原企業中工作很長時間的“內部人”,外部人很少能達到這些企業的要求,如在同一行業內至少有五年的中層管理經驗。
  在新興且致力于全球擴張的中國IT企業中,缺少擁有國際經驗的高層管理者將遲早影響這些企業在海外市場上的競爭力。但是,有人會質疑稱,在美國的跨國企業的高級管理層或董事會中也沒有許多外籍人士。針對美國《財富》雜志評選出的美國100強企業的一項近期研究表明,雖然這些企業中85%擁有美國以外的銷售收入,但只有20%的企業擁有一位或者多位來自美國以外國家的董事。同時,研究也表明,多數成功的跨國企業通常會為企業中的年輕經理們在任職初期就提供在海外工作的機會。根據這份研究報告,跨國企業的高級管理者通常“在擔任目前職位前有過管理海外市場的經驗”。
  致力于海外拓展的中國企業看來非常需要擁有大量的具有海外工作經驗的高層管理者,因為中國企業通常缺乏分析師們所謂的“全球性架構”,即全球性的經濟和財務網絡。許多外國跨國企業在過去幾十年乃至更久以前就建立了他們的全球性架構。相比較,中國企業對外國經濟環境的了解不足,這也可以部分地解釋為什么中國制造的產品已經遍布全球,但中國現在仍只有少數企業擁有全球認可的品牌。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向海外市場擴張,他們對具全球視野的管理者的需求將日益增加。麥肯錫咨詢公司近期的一份報告預測,中國的企業需要約75000名擁有10-15年海外經驗的管理者,但目前這樣的人才在中國僅有3000-4000名。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企業還需要走很長的路,才能夠使他們成為真正的有活力的全球性企業,在全球市場上也能如同在中國市場上一樣運作自如。
  事實上,中國的旗艦型企業,如華為、中興通訊和海爾,已經在全球市場上表現不俗。盡管這些中國電信企業的管理者沒有太多的全球市場經驗,但他們看來并不害怕實施“走出去”戰略,將業務開展至國門之外。
  (本文節選自China Leadership Monitor2006年第三期,作者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客座研究員及漢密爾頓大學行政管理系講座教授)
  
  翻譯:張宏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亚洲字幕中文在线乱码AV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