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稱解釋。 1、社會化:社會化涉及社會及個體兩方面。從社會視角看,社會會即社會對個體進行教化的過程;從個體視角看,社會化即個體與其他社會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2、社會角色:個體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為方式及相應的心理狀態。它是對在特定地位的個體行為的期待,是社會群體得以形成的基礎。 3、第一印象:亦稱初次印象,素不相識的兩個個體第一次見面時形成的印象。 4、首因效應:在印象形成過程中,信息出現的順序對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現的信息影響最大,稱為首因效應。 5、歸因:即歸結行為的原因。指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 6、人際關系: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關系。 7、利他:個體有益于他人、公眾和社會,又不期待任何回報的行為。 8、侵犯:侵犯行為的簡稱。是個體有意傷害他人的行動。侵犯是由侵犯動機引起的。 9、從眾:個體在群體壓力下在認知、判斷、信念與行為等方面自愿與群體中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俗稱:“隨大流”,即個體的意見與行為與群體中多種人相符合。 10、家庭生命周期:這一概念反映了一個家庭從形成到解體的過程。 二、填空。 1、社會心理學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啟蒙期、形成期、確定期。 2、態度由以下三個成分組成:認知成分、情感成分、行為傾向成分。 3、社會知覺包括四個方面:對他人表情的知覺、對他人人格的知覺、對人際關系的知覺、對行為原因的知覺。 4、社會影響通過六種手段發生作用:強制、獎賞、威望、法權、參照、信息。 5、人際溝通有以下四類: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上行溝通、下行溝通與平行溝通。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口頭溝通與書面溝通。 三、問答題 1、社會心理學對研究對象及范圍是如何界定的? 答:可分為三個層面:微觀的個體層,中觀的群體層,宏觀的社會層面。在個體層面,如個體社會化與自我意識,社會知覺、態度、動機、社會學習等以及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作用,如人際關系、人際溝通等。在群體層面,如群體凝聚力、群體心理氛圍等,以及個人與群體的相互作用、社會影響(從眾、社會助長與惰化)。在社會層面,如風俗、時尚、階級、階層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國民性等。 2、社會交換理論怎樣解釋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答:這種理論從個體對得失權衡與比較后產生的趨向與回避動機的角度解釋態度的形成與轉變,認為決定個體采取何種態度以及轉變態度的關鍵是誘因的強度。態度持有者不是被動接受環境的影響,而是主動對誘因周密計算的選擇者。態度是肯定因素(得)與否定因素(失)的代數和。個體選擇何種態度取決于這種態度能使其獲得什么,失去什么,總收益如何。但是個體并非永遠是理智計算的決策者,而且個體對這種精確的計算過程也未必意識到。 3、簡述人際關系建立與發展的四個階段。 答:⑴定向階段。包括對交往對象的注意、選擇及初步溝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動。⑵情感探索階段。在此階段,雙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聯系。隨著雙方共同的情感領域的發現,彼此溝通越來越廣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⑶情感交流階段。人際關系發展到這一階段,雙方關系的性質發生重要的變化。雙方的信任感、安全感開始建立;彼此溝通的深度有所發展并有較深的情感卷入。此時,雙方會提供評價性的反饋信息,進行真誠的贊許或批評。⑷穩定交往階段。此階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進一步拓展;已允許對方進入自己的私密性領域,自我暴露廣泛而深刻。 4、夫妻心理沖突的原因是什么? 答:⑴需求不滿。婚姻是雙方為互相滿足需要而結成的,婚姻的穩定性取決于需要的滿足程度。如果雙方均在共同生活中得到需要滿足,任何一方都不覺得感情疏離和心理孤寂,其婚姻就是穩定的。反之,某此需要得不到滿足(社會心理學稱之為欲求不滿)則會感到心情不舒暢,產生不良情緒,導致爭吵和持續的沖突。欲求不滿包括:a.自我價值得不到對方承認,自尊心受損。b.一方或雙方性要求得不到滿足。c.一方或雙方正當的感情需要,如溫存和體貼得不到滿足。d.家庭經濟需求得不到正當滿足,如因種種原因支出過多、入不敷出;或過于奢侈,正當生活沒有保障;或一方或雙方無經濟來源等。e.在休閑、愛好等方面,雙方需要與興趣差別太大。 ⑵價值觀念不一致。這種不一致常常表現在言語溝通中。如丈夫把社會看成一個競技場,把人與人關系說成是“弱肉強食”,而妻子信奉天主教,認為應該與人為善,雙方在價值觀念上的沖突,必然表現為經常的激烈的爭吵。表現為行為方面的價值觀念的沖突更為具有實質性,其后果是較為嚴重的。只要一方不放棄自己的某些價值觀及相應行為,沖突就會存在。在人生目的、對幸福、成就看法的價值觀念上的分歧和沖突往往是持續的。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在生活中碰到相關的問題,往往雙方互相指責,行動背道而馳。 ⑶遠離的“自我”。自我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期待、自我取向等。婚姻不僅是雙方在法律、經濟、生理等方面的合二為一,也是兩個“自我”的結合。同理,夫妻心理沖突是由兩個“自我”遠離而引起的。 ⑷夫妻的性差異。夫妻在性欲及其滿足方式差異較大,這可能是夫妻沖突的深層次的原因。 |
級 別 | 課 程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報名 |
二 級 |
全程班 | 130 | ¥17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30 | ¥9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8 | ¥5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6 | ¥2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8 | ¥150 | 試 聽 | ![]() |
|
論文指導 | 2 | ¥50 | 試 聽 | ![]() |
|
三 級 |
全程班 | 100 | ¥14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00 | ¥8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2 | ¥4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22 | ¥4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3 | ¥100 | 試 聽 | ![]() |
|
二級:全程+沖刺=1700元(原價2640元) 套餐A900元(原價1840元),套餐B500元(原價940) 三級:全程+沖刺=1400元(原價2240元) 套餐A800元(原價1640元),套餐B400元(原價840) |
熱門資料下載: |
心理咨詢師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心理咨詢師技能模擬考試試題匯總 |
|
閱讀下一篇:心理咨詢師考試心理咨詢技能多選題(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