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心理學考點重點筆記(4)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3-11

學習心理概述

1、學習的實質、類型與特點
1.1學習的心理實質

廣義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借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學習是一個介于經驗與行為之間的中間變量。學習所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是相對持久的,學習是由反復經驗而引起的。
1.2人類學習和學生學習
次廣義的學習指在類的學習,學習是在社會實踐中,以語言為中介、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掌握社會的和個體的經驗的過程。狹義的學習專指學生的學習。
1.3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
根據學習情境由簡單到復雜,學習水平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把學習分成八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層級結構。⑴信號學習⑵刺激-反應學習⑶連鎖學習⑷言語聯結學習⑸辨別學習⑹概念學習⑺規則學習⑻解決問題學習。
1.4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
五種學習結果,看作五種學習類型。⑴智慧技能⑵認知策略⑶言語信息⑷動作技能⑸態度。
1.5大學生學習的基本特點
⑴學習內容上的特點:專業化程度較高,職業定向性較強要求掌握豐富的實踐知識,培養較強的動手能力⑵學習方法上的特點:自學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學習的獨立性、批判性和自覺性不斷增強,課堂學習與課外和校外學習相結合。
2、高等教育的聯結學習論基礎
2.1學習的聯結理論認為,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應R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在S-R聯結之中,個體學到的是反復練習與強化的習慣。
2.2巴甫洛夫試驗,刺激強化;斯納金試驗,行為強化。
3、高等教育的認知學習論基礎
3.1主體的認知過程在復雜學習中起著主要的作用,學習并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地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造認知結構,學習并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于他從記憶中抽取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3.2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
布魯納是美國著名的認知教育心理學家,主張學習的目的在于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他的理論常被稱之為認知-發現說或認知-結構論。
3.3美國著名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曾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把學習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又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結構的關系把學習分為機械學習與意義學習,并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3.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知識觀,學習觀,學生觀。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 五月综合基地婷婷 |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导航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