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地理學重要理論 (一)城市化(城鎮化) 1、基本概念P59,理解有形城市化、無形城市化的含義。 2、城市化的階段:集聚城市化--郊區化(住宅郊區化)--商業郊區化--制造業郊區化--辦公業郊區化-廣域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3、城市化的運行機制,重點了解"推拉學說"。 4、城市化的類型:重點了解積級型、消積型城市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5、城市化的水平測度:單一指標法、復合指標法。 重點掌握以城市常住人口計算城市化水平的方法 城市(鎮)常住人口/研究地區的總人口 ×100% 目前世界水平50%土,發達國家70--80%。 中國30%土,城市(鎮)常住人口通常包括三個部分:市區內的戶籍農業人口、戶楫籍非農業人口、外來常住一年以上的人口。 6、城市化發展的一般規律 諾瑟姆曲線 ↑城市化水平的增速 7、高度城市化引起的區域空間現象:大都市帶(MEGALOPLIS)提出者戈特曼。 8、當代中國城市化的特點P65水平低、波動大、區域不平衡、受政策影響大、多元模式 9、城市化的預測方法P68 (二)城市發展的地理條件分析 一般了解,重點了解區位對城市發展的意義 (三)城市性質與城市職能 1、城市職能的概念P76,重點了解 一般職能與特殊職能、基本職能與非基本職能等含義 2、城市性質的概念P77,重點了解 城市性質與城市職能的關系,有聯系也有區別。 (四)城市地域結構 1、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三大經典模式: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重點了解,理論提出者,主要形式,內涵,參觀P23 2、城市動態: (1)城市形態與城市結構的區別 (2)城市形態的常見類型與優缺點 3、城市中央商務區(CBD),兩個基本點是定指標。 4、城市邊緣區,一般了解特點,熟悉P91的圖 (五)城鎮體系 1、城鎮體系的概念,參見《城市規劃原理》 2、城鎮體系的規模分布, 首位度=第一城市的人口 / 第二城市的人口 首位度要適宜 3、城市空間相互作用: (1)賴利的模型(重力模型) (2)空間擴散的三種基本類型 4、中心地理論:代表人物,主要思想,K=3,K=4,K=7系統。 5、均衡、非均衡增長、生長極理論、核心邊緣模式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城鎮體系演化的基本階段:低水平均衡……高水平均衡 三、城市化地理的研究方法 一般了解P60 |
課程名稱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在線報名 |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
《城市規劃原理》 | 28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實務》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師考試輔導優惠套餐方案: |
城市規劃師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城市規劃師《相關知識》考試要點(9)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