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隨著MBA教育門檻的逐漸降低和社會對MBA認知度的提高,國內MBA教育市場需求不斷擴大,MBA院校間的招生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吸引優質生源,各商學院在錄取方式、專業設置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和調整,推出了不少有利于MBA學員的招生政策。那么,今年MBA招生形勢有哪些最新的變化?對考生報考又有什么影響? MBA報考人數將突破9萬 據了解,我國近年來持續擴大專業碩士招考數量,MBA招生規模現已達3萬多人。與此同時,MBA報考人數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飆升,至2010年已經達到7萬人。特別是自2010年起,MBA(工商管理碩士)、MPA(公共管理碩士)、MPAcc(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考試完全并軌,統一使用管理類碩士考試大綱,無疑將吸引更多行政機構人員報考。因此,周洪橋估計,2011年MBA報考人數或將大幅增長25%,突破9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報考中,考生扎堆現象明顯。2010年,近80%的考生第一志愿報考了211工程及985工程院校,一些知名MBA院校如北大、復旦等,報考人數增幅達30%以上,使得考生間的競爭愈加激烈。比如,復旦、交大這兩年的報考人數都在2000人左右,但錄取人數只有約400人。 在深圳,MBA考生數量也一直在穩步增長。據統計,深圳每年有MBA考生4000多人,錄取數量1100多人,加上通過調劑等方式最終得到錄取的人數有將近1800人。為考取理想的院校,許多考生提前了復習的周期,報讀MBA考前輔導班的考生也越來越多。以華章MBA為例,今年2月28日便開設了第一期輔導班,并提前發布備考信息,以滿足學員的需求。“今年我們機構的報讀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5%,從年初起就有很多學員過來咨詢輔導班的安排。”周洪橋說。 招生大戰提前打響 雖然MBA報考熱潮持續升溫,但與報考人數的增長相比,國內MBA院校的數量增長更為迅猛。據統計,從2008年到2010年,國內MBA院校從113所增加到182所,增幅巨大。同時,各MBA院校也在不斷進行擴招,以上海外國語大學MBA為例,其2011年的招生規模便從原來的120人擴增到了180~200人。因此,即使是北大、復旦等國內一流的MBA院校,招生壓力也連年增加,想要招到全國最好的學生,顯然并不容易。 周洪橋告訴記者,面對激烈的優質生源爭奪戰,商學院的危機感越來越強,著手準備招生的時間也越來越早。今年4月,部分商學院便啟動了2011年的招生工作。6月初,上海交大高級金融管理學院正式啟動2011年招生,公布了“提前批面試”的招生政策。作為今年上海第一家正式發布招生政策的商學院,交大高金的政策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變化的趨勢。之后,復旦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武漢大學也相繼推出了各自的提前面試政策,招生大戰的序幕比以往提前拉開。 就深圳而言,在本地招生辦班的MBA院校也越來越多,2011年增加的院校就有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深圳大學MBA項目也于2008年開始招生,成為深圳市惟一本土院校MBA培養點,使考生有了本土化的選擇。 “提前面試”看重綜合素質 各院校“提前面試”政策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MBA教育的改革決心。周洪橋表示,MBA教育培養的是未來的商業精英和領袖,以筆試為主的聯考機制雖然公平,卻較難凸顯考生的管理水平等隱性能力,也會把一部分聯考成績較低卻有潛力的考生擋在門外。而“提前面試”政策不唯分數論英雄,更看重考生的綜合素質,可以招到更多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學生,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據了解,雖然各院校發布的“提前面試”政策略有不同,但規則均簡單明了,讓申請人備考明確。申請人需要向院校提交申請材料,展現個人的工作經驗及綜合素質,獲得面試資格后,于當年10~11月參加面試。通過面試的申請人,在明年的聯考中成績達到其所享受的“擬錄取資格線”的分數線,在筆試中通過院校相關最低分數線,就可以被錄取。同時,沒有獲得提前面試機會或沒有通過提前面試的申請人,仍可以爭取傳統方式的入學機會。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教育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申請攻讀美國MBA存在的三大誤區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