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考試閱讀推薦」
MBA教育在中國已經經歷了20年的風風雨雨,在這二十年中,中國的MBA從最初的完全引進歐美教學模式到今天的探索適合中國經濟需求的教學模式,一直在不斷的探索前進當中。在金融危機過后,社會上對聚集著世界頂尖的管理人才的華爾街質疑聲越來越大,很多媒體甚至打出了“華爾街太缺德”這樣的新聞頭條。作為培養管理人才的商學院來講,這無疑是給了這群站在世界經濟頂尖的高等學府狠狠的一耳光。面對社會的譴責聲浪,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商學院信譽,各校商學院開始自我檢討。2009年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已將企業倫理和社會責任列為必修,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加開因應金融危機的政策課程,連首屈一指的哈佛商學院,2010年初也要開道德領導的課程。
事實上,對MBA是否要開設道德課程的爭議并不是從金融危機才開始發展的,早在2005年,哥倫比亞大學就試圖采取一些引人入勝的形式在MBA教育中加入倫理道德的內容。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副院長史密斯(Craig Smith)表示﹐許多商學院對道德教育的重視程度并沒有得到提高﹐很多情況下它最多只是作為學生的選修課之一﹐很難發揮作用。倫敦商學院要求所有全職MBA和高管MBA必須學習道德課程。
MBA道德課程的開始也在中國廣泛的引起了熱議,2007年上海大學MBA項目就已經將學員的道德評定列入了學分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畢業。在今年10月20日,清華大學舉辦的清華管理全球論壇上,清華大學經管院院長錢穎一就表示,清華大學MBA項目目前并沒有開始MBA道德課程,但是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道德引導。錢院長認為商業道德在實踐中讓學生認識到要比在專門的課堂上認識要深刻得多。
MBA道德課程收到如此的關注并非是沒有道理的。然而是不是真的要在MBA的教學中開設完整的道德教育課程就要值得深思了。眾所周知,道德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寬泛、模糊的概念,偏重于理論,實踐的例子又太過刻板。要讓MBA這些具備高智商、高情商的人群去讀這種教小學生用的道德課程未免有些可笑。再者,道德課程的開設本身就是對人類的一大諷刺,我們的道德觀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建立的,如果在成人之后還學習道德,那文明反而倒退了?MBA的商業道德是必須要得到重視,但是并不是教條式的重視。刻意的開始道德課程反而更像是為了掩飾道德教育的不足。學生們能在道德課上學到多少,真正能領會的有多少,真正能實踐的又有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