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公務員招考工作隨著2月28日考試公告的公布緩緩拉開帷幕。今年安徽全省共計劃考錄公務員5352名。其中省直機關776名,市以下機關4576名(含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鄉鎮(街道)機關公務員計劃42名)。本次擬招錄人數相比去年的5118名有小幅度增加,總體變化不大。下面育路網將對本次招考公告的幾大特點進行詳細解讀,望考生予以重視。 一、為高學歷人才亮綠燈,“基層經驗”成門檻 在今年招考條件對于年齡的要求中明確規定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1971年3月10日以后出生),這項規定放寬了應屆碩、博研究生的年齡限制,從政策上體現出對高學歷人才的重視,是政府為建設高學歷公務員隊伍邁出的第一步。 另外,招錄職位明確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人員須具備在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的經歷。據了解,此次招錄,省、市機關大幅提高從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中招錄的比例,分別不低于85% 、70%。 以上政策無不表現出省公務員招考過程中對于國家新出臺政策的積極響應,象征著公務員招考制度向著正規、科學、完善的方向發展。 二、依舊采用網上報名方法 本次招錄的報名,除涉密機關職位經省公務員主管部門批準采取特殊的報名辦法外,均采用網絡報名方式進行。報名網站為安徽省人事考試網。報考人員提交報名申請的統一時間為3月10日9:00至3月15日16:00。 育路網提醒考生在未來10天時間充分準備報名事宜,具體網上報名流程及注意事項如下: 1、網上報名 報考人員登錄安徽省人事考試網進行報名,簽署“考錄誠信承諾書”,填寫《安徽省2011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報名資格審查表》,上傳本人電子照片(近期免冠正面證件照,jpg格式,尺寸為295X413像素,大小20—100kb),并提供有效通訊方式。報考者所填寫的信息必須與本人實際情況、報考條件和所報考的職位要求相一致。凡因弄虛作假等原因致使報考資格與報考條件規定不符的,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給予取消相應環節資格等處理。 每位報考人員限報一個職位,并須使用同一有效居民身份證報名和參加考試。 招錄職位規定的專業要求等有關資格條件方面的問題,由省直各招錄機關和各市負責解釋。 2、報名確認 報考人員于報名后至3月17日16:00前可隨時登錄安徽省人事考試網查詢是否通過了資格審查。通過審查的,不能再報考其他職位;尚未審查或未通過審查的,在3月17日16:00之前可以改報其他職位 三、筆試時間提前,吹響備考沖鋒號角 今年筆試時間安排為2011年4月10日上午9:00—11:00《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下午14:30—17:00《申論》或《專業知識》。 筆試后,按《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和《申論》(或《專業知識》)兩科5:5的比例合成筆試成績。 眾所周知安徽省公務員考試歷來都是自主安排考試,自主命題,相比去年的考試時間安排,今年略顯倉促,所以在此提醒考生抓緊時間針對安徽省考試特點全面開展沖刺備考。 四、面試方式以結構化為主,省直可選無領導 根據招考公告,招考人數在10人以下的,按3:1的比例確定面試名單,招考計劃數在10名及以上的,按2:1比例確定面試名單。 面試原則上采取結構化面試的方法進行。有條件的省直招錄機關,經省公務員主管部門同意,可試行無領導小組討論等面試方法。 最后育路教育網祝愿廣大考生抓住機遇,一朝實現紅領夢想!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國考深度申論講解常規班 | 李永新 | 16 | ¥440 | |||
國考深度行測聯報常規班 | 劉彥 | 32 | ¥700 | |||
國考專項數量關系常規班 | 趙迪 | 32 | ¥600 | |||
國考專項判斷推理常規班 | 李國斌 | 32 | ¥600 | |||
國考專項申論寫作提高班 | 張永生 | 24 | ¥480 | |||
國考專項申論聯報提高班 | 中公名師 | 72 | ¥1580 | |||
國考真題講解提高系列班 | 中公名師 | 5 | ¥1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年安徽公務員考試計劃招錄5055人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