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備考2011年環評師考試,育路教育網環評師頻道特整理2011年環評師技術方法輔導資料,以供大家全面復習! 熟悉生態防護與恢復措施及應用 1.減少生態環境影響的工程措施 自然資源開發項目中的生態影響評價應根據區域資源特征和生態特征,按照資源的可承載能力,論證開發項目的合理性,對開發方案提出必要的修正,使生態得到可持續發展。 評價項目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即對生態的長期不利影響,潛在的不利影響和復合影響,要制定具體的生態監測措施、規劃及防護和恢復措施、規劃。 生態影響的防護與恢復要遵守以下原則: (1)凡涉及珍稀瀕危物種和敏感地區等類生態因子發生不可逆影響時,必須提出可靠的保護措施和方案; (2)凡涉及盡可能需要保護的生物物種和敏感地區,必須制定補償措施加以保護; (3)對于再生周期較長,恢復速度較慢的自然資源損失,要制定恢復和補償措施: (4)對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的資源損失,當其恢復的基本條件沒有發生逆轉時,不必制定補償措施; (5)需要制訂區域的綠化規劃; (6)要明確生態影響防護與恢復費用的數量及使用方向,同時論述其必要性。 2.水土流失預防(302) 國家對水土保持工作實行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 預防為主主要包括全民植樹造林、種草、擴大森林覆蓋面積和增加植被,包括有計劃地封山育林草、輪封輪牧、防風固沙、保護植被。禁止毀林開荒、燒山開荒和在陡坡地、干旱地區鏟草皮、挖樹兜。尤其禁止在25°以上陡坡開墾種植農作物。在5°以上坡地整地造林、撫育幼林、墾復油茶與油桐等經濟林木,都必須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建設項目的水土流失預防措施包括: (1)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減少資源消耗的方案)和合理的施工方案設計,減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壞。 (2)合理選擇棄渣棄土場,保證棄渣場安全,并對棄渣棄土場實行先擋后棄(先修建擋土墻,再棄渣)的操作方案。 (3)實行集中取土、集中棄土方案,既減少破壞又相對易于防治。 (4)合理確定施工期,避開集中的降雨季節施工可避免土壤和水蝕流失,避開大風季節施工可避免土壤風蝕吹失。 (5)施工期備齊防止暴雨的擋護設備,如蓋網、苫布或稻麥草簾等,在暴雨來臨前覆蓋施工作業破壞面,可極大地防止土壤流失。 (6)礦業和工業項目做好棄渣、尾礦、矸石的回用和堆放,防止風吹雨蝕的流失。 (7)實施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尤其須加強施工期的水土保持監理工作。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