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是怎樣形成的? 答:(1 )銀行壟斷的產生。銀行業的自由競爭導致銀行資本集中,銀行資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形成銀行壟斷。 (2 )銀行的新作用。銀行壟斷產生后,銀行具有了新作用,即由普通的中介人變成萬能的壟斷者。 (3 )金融資本的形成。銀行壟斷的形成和銀行的新作用,促使壟斷的銀行資本和壟斷的工業資本逐漸融合,形成金融資本。金融資本是由壟斷的工業資本和壟斷的銀行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構成的一種新的資本形式,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中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實際統治者。金融資本主要是通過三條途徑形成的:第一,日益緊密、相對固定的銀行與企業關系的形成。第二,工業企業與銀行之間相互持股以便實現對對方的控制與操縱。第三,銀行與工業企業人事上的相互融合。 (4 )金融寡頭。金融寡頭就是掌握了金融資本,操縱國民經濟命脈,并在實際上控制國家政權的少數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 12. 金融寡頭如何實現經濟和政治的統治? 答:(1 )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參與制”實現的。“參與制”主要是指通過控制一定數量的股票從而層層控制許多企業的經濟上的統治方式。金融寡頭先利用手中的資本控制一些大型的母公司,通過母公司控制子公司,子公司控制更多的孫公司。由此類推,金融寡頭就可運用手中的巨額資本通過層層控制而在事實上掌握、操縱和控制更多的資本,從而實現其在經濟上的統治。 (2 )金融寡頭在政治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實現的。即派代理人或自己親自出馬擔任政府要職,或把政府的高官拉過來,讓他們在其政治活動中為金融寡頭的利益服務,還通過建立政策研究咨詢機構等方式來對政府的政策施加影響,并通過掌握輿論工具和新聞媒介來對社會生活施加影響,從而實現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統治。 13. 資本主義國家宏觀經濟管理與調節的對象是什么? 答:(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管理和調控的對象,既包括各個微觀經濟主體,也包括作為整體的國民經濟宏觀全局。資本主義國家不但要調節控制宏觀經濟總量,而且要規范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利用經濟和法律等手段促使企業按照國家的既定方針來行動和運作。 (2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只有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對經濟進行管理和調控,才有可能實現國家調控經濟的目標。 14. 資本主義國家宏觀經濟管理與調節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 答:(1 )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方式。一是國家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調節、控制和介入,如對國有企業和國有私人合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調控,這在整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調控中所占比重不大。二是國家對國民經濟的間接調節與控制。主要是運用經濟手段,通過經濟政策的制定,經濟杠桿的運用,還可以通過計劃的指導,間接地引導私人資本按照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這是資本主義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控的主要方式。 (2 )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手段。主要是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個別時候和特定情況下,還可能出臺某種行政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直接的干預。經濟手段主要是通過經濟政策措施來引導企業,使企業活動的方向符合國家調控的目標。法律手段則主要起規范經濟秩序的作用,通過法律的指導和執行,使私人企業的活動納入國家法制的軌道,使整個國民經濟可以有序地運行。 1.壟斷資本主義輸出的形式和實質是怎樣的? 答:(1 )資本輸出的形式。一是從資本輸出的形態來看,分為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二是從資本輸出主體來看,分為私人資本輸出和國家資本輸出。 (2 )資本輸出的實質。資本輸出無論采取何種形式,其實質都是金融資本掠奪、剝削和奴役其他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確立和鞏固金融資本對世界統治的重要工具,是壟斷資本實行國際壟斷的基礎。 2.壟斷資本主義國家資本輸出對資本輸出國的作用和后果是什么? 答:(1 )資本輸出對輸出國的作用是:第一,為過剩資本找到了出路,并獲得高額利潤和利息。第二,資本輸出成為輸出國控制輸入國經濟、政治,乃至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手段。第三,資本輸出是輸出國擴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第四,資本輸出使金融資本的銀行網遍布全世界,強化了金融資本對世界的統治。 (2 )資本輸出對輸出國帶來嚴重后果:第一,使輸出國成為坐吃其他國家財富的食利國。第二,造成輸出國經濟發展緩慢。第三,造成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爭奪有利投資場所的斗爭,加深它們之闊的矛盾。 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輸出有什么特點? 答: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輸出量劇增并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主要有: (1 )資本流向的變化,由原來的主要是發達國家向經濟落后國家輸出,發展到當代的多方向輸出,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相互投資的大幅度增加。 (2 )在私人資本輸出增長的同時,國家資本輸出增長更快,日益成為占重要地位的資本輸出形式。 (3 )與過去時代不同,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輸出,采取所謂“援助”的方式進行。 4.國際壟斷組織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答:(1 )國際壟斷組織產生的必然性。各個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組織,在輸出資本和發展對外經濟過程中存在著又聯合又爭奪的復雜關系,他們在世界經濟領域中的競爭,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形成國際壟斷。他們通過訂立協議建立起國際性的壟斷組織聯盟,即國際壟斷同盟。 (2 )建立國際壟斷同盟的目的。目的在于協調各國壟斷組織間的關系,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壟斷,即通過各國壟斷組織的同盟在經濟上瓜分世界。 (3 )國際壟斷組織的形式。早期的國際壟斷組織形式主要是國際卡特爾,當代的國際壟斷組織形式以跨國公司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為主。 5.殖民地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有何作用? 答:在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上,殖民地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重要的原料供應地,最可靠的銷售市場,有利的投資場所,維持霸權地位和建立軍事基地的重要條件,也是維持和加強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國內統治的重要條件,從殖民地掠奪走的巨額財富是資本主義國家積累、發展和增長的重要源泉,也是它們維持其壟斷統治和這種世界格局的經濟實力的源泉,正因為如此,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又展開了對世界領土的重新瓜分的斗爭,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因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世界霸權和重新瓜分世界領土而引起的,殖民地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6.簡述壟斷資本國際化的實質。 答:壟斷資本國際化和各種形式的國際壟斷組織及國際壟斷同盟的發展,其實質仍然是為了謀求壟斷資本或國家壟斷資本的共同利益。這些國際壟斷組織和國際壟斷同盟進行的國際經濟調節,從根本上說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為他們獲取高額壟斷利潤服務。它不僅維護本國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還在不損害現存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世界的國際經濟關系進行協調和調整,從而維護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和各國壟斷資產階級的共同利益。通過這些國際組織和國際協調活動,壟斷資產階級獲得了巨額利潤,僅從這一點就可清楚地看到壟斷資本國際化的實質。 7.國際壟斷同盟怎樣從經濟上瓜分世界? 答:(1 )國際壟斷同盟在經濟上瓜分世界的形成。國際壟斷同盟在經濟上瓜分世界,就是各國壟斷組織在世界市場上和國際經濟關系中劃分勢力范圍。這種瓜分大多是通過壟斷組織間的協議實施的,瓜分的結果是以經濟實力為后盾和基礎。 (2 )在經濟上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和各國壟斷組織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實力地位發生變化時,就會在經濟上重新瓜分世界,通過重新訂立協議,重新劃分勢力范圍。當代各國壟斷組織往往是通過所建立的跨國公司來占領國際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進行經濟上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 8.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為什么要從領土上瓜分世界? 答:(1 )從領土上瓜分世界的原因。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維持其在世界上的統治,獲取高額利潤,除了在經濟上瓜分勢力范圍外,還采取政治、軍事手段從領土上瓜分世界,即通過武力占領等手段,把經濟落后國家變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屬國。早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已開始占領殖民地,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當壟斷資本主義形成時,帝國主義列強已把世界領土瓜分完畢。 (2 )重新瓜分世界領土的斗爭。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是依靠經濟、政治、軍事實力來瓜分世界領土的,而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后起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實力強大后,必然要同已呈衰落趨勢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爭奪殖民地。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就是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世界霸權和重新瓜分世界領土而引起的。 9.壟斷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是怎樣形成的?殖民地的作用是什么? 答:(1)殖民體系的形成。隨著帝國主義列強把世界領土瓜分完畢,形成了這樣一種世界格局:一方面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和宗主國,它們統治著本國和殖民地;另一方面是廣大經濟落后國家,它們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處于帝國主義的奴役和壓迫之下。這就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 (2 )殖民地的作用。在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上,殖民地對資本主義國家起到多方面作用:它是重要的原料供應地;最可靠的銷售市場;有利的投資場所;維持霸權地位和建立軍事基地的重要條件; 以及維持和加強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國內統治的重要條件。 10.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有較大影響的因素有哪些? 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有較大影響的因素主要有: (1 )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和老殖民主義制度的瓦解。 (2 )發展中國家的興起,逐漸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3 )美國由霸主變為盟主。 (4 )新工業和科技革命對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5 )冷戰結束以后,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新變化。世界向多極化發展,經濟上的一體化、全球化、地區集團化也加快了步伐,出現了許多新的形式。 (6 )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爭取和平與發展,這是歷史發展的要求,任何霸權行徑都是注定要失敗的。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簡答(十一)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