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國際貨運代理考試案例題精選(四)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3-29
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復習,參加2011年貨運代理考試,育路教育網特收集匯總了貨運代理考試案例精選題輔導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順利通過貨運代理考試!
案例八
我一家外貿公司出口自行車800輛,合同規定木箱裝,來證亦規定 PACKED IN WOODEN CASE 但在CASE 之后加有 C.K.D(全拆卸)三個字母的縮略語。我在出口時的所有單證都照來證要求制作。可是貨到目的港后被進口海關罰款并多繳了關稅。
問題: 這是為什么?
回答:C K D 全拆卸。S K D 半拆卸。有些不法商人利用S K D和C K D 逃稅;原來我方出口800輛自行車整車(合同規定),買方要求改為C K D.目的是要逃避高額進口稅,所以不是我方責任,而是買方責任。進口國海關應處罰買方。
案例九
在80年代,有一進口商同國外買方達成一項交易,合同規定的價格條件為CIF,當時正值海灣戰爭期間,裝有出口貨物的輪船在公海上航行時,被一導彈誤中沉沒,由于在投保時沒有加保戰爭險,保險公司不賠償。
問題: 買賣雙方應由哪方負責?為什么?
回答:注意保險責任的范圍;由買方自己負責;按照UCP500的解釋,在買方沒有提出特別要求的情況下,賣方投保責任范圍最小的險別是合理的。
案例十
某年我公司與非洲客戶簽定一項商品銷售合同。當年12月起至次年6月交貨。每月等量裝運一定量米,憑不可撤消信用證,提單簽發后60天付款。對方按時開來信用證,證內裝運條件僅規定:最遲裝運期為6月30日,分數批裝運。我經辦人員見證內未有“每月等量裝運**萬米”字樣,為了早日出口,早收匯,便不顧合同裝運條款,除當年12月按合同規定等量裝運第一批外,其余貨物分別與次年一月底,2月底裝完,我銀行憑單認附。
問題: 這樣交貨有無問題?
回答:分批裝運的含義;這樣交貨有問題。有裝運港交貨和目的港交貨兩種方式。此案的關鍵在于我方能否提前交貨,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公約》第五十二條,賣方在規定日期之前交貨,買方可接受也可拒絕,應該按照合同規定交貨,不應該提前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