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際關系的結構與功能 一、名詞解釋 1、物質手段:是指用以進行交往的各種具有價值的物質 2、交往情境:通常表現為交往雙方的內在心情 3、整體效應:是指組成群體的所有個體之間的相互結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總體作用或效果 二、選擇題 1、人際關系的結構是指構成人際關系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2、交往主體是指人際交往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的交往者。 3、交往對象是指在人際交往活動中,交往主體活動的指向者或接受者。 4、語言泛指傳播活動中所使用的一切具有意義的符號,包括有聲音語言、書面語言、體態語言、輔助語言。 5、語言是最主要的交往手段。 6、在人際交往中,人們主要借助語言傳遞信息、表達情感、協調行為。 7、有聲語言有交談、獨白兩種形式。 8、書面語言有書信、書文兩種形式。 9、體態語言分為動態無聲、靜態無聲兩類。 10、交往目的是指通過交往使參與者達到的目標。 11、影響人際關系的隱性要素:利益因素、情感因素、尊嚴因素。 12、個性是指在個人自然素質的基礎上受社會的影響而形成的穩固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三、問答題 1、構成人際關系的顯性要素有哪些? (1)交往主體和交往對象(2)交往手段(3)交往環境(4)交往目的(5)交往過程(6)交往內容 2、影響人際關系的隱性因素有哪些? (1)利益因素(2)情感因素(3)尊嚴因素 3、人際交往具有哪些積極的正面功能? (1)相互學習,促進個體社會化(2)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3)相互影響,有利于自我完善 (4)凈化心靈,優化社會環境(5)取長補短,增強整體效應 4、社會化及其必要性? 社會學將個人通過學習和實踐使自己逐漸適應社會,由單純的自然人轉化成為社會人的過程稱之為人的社會化 必要性: (1)人們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就必須創造物質財富;要創造物質財富就必須具有一定的創造本領和條件;而這些本領和條件是社會性的,只有通過社會化才能獲得 (2)人在生活中不僅具有物質的需要,而且具有精神需要,如需要文化、娛樂、消遣等。這些需要只有通過社會化才能得以滿足 (3)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繁衍后代,需要有人繼承。因此,必須一代一代地接續培養新人,不間斷地完成社會化過程。 5、怎樣交往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 (1)消除孤獨,交流情感(2)減輕痛苦,增加快樂(3)減少疾病,延年益壽 6、如何取長補短,增強整合效應? (1)良好地人際交往能夠形成互補(2)良好地人際交往能夠產生合力(3)良好地人際交往能夠激發潛能 7、怎樣相互影響,有利于自我完善? (1)有利于形成健康地個性(2)有利于發展健全的自我意識 8、如何使良好的人際關系取得激發潛能的效應? (1)群體壓力(2)人際比較(3)參與競爭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自考人際關系學復習資料第三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自考人際關系學復習資料第五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