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面試真題及答案解析(5)
來源:華圖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10-25 11:06:1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近來,外國的安然公司,安達信等做假帳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朱總理到某高校視察時,題辭時竟寫到:“不作假帳”,你對此有何看法。
當前世界的信用危機問題,要建立信用制度,同時加大立法、執(zhí)法,嚴懲做假帳者,這樣才有利于發(fā)展經濟。(是對反腐敗、加強法律意識和提高職業(yè)道德的三個要求。)
2.有人說朋友是“信用無則交易斷”,又有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怎么看?
第一句話說朋友間沒有信任就很難繼續(xù)交往,其實就是個誠信的問題。誠信乃立身之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別人的信任,將在這社會寸步難行。作為一名公務員,如果失去了領導,同事或者是群眾的信任,他的工作將無法展開。所以一定要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第二句話應該算是中國的一種古訓,有些講究中庸之道。前半部分我很贊成,也就是說,在做人行事的時候,一定不能危害到別人的利益。在工作中,也要和領導同事友好相處,競爭中要本著公平的原則,不能使用不正當的手段。但對后半部分我保留自己的意見。如果我們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著“防人之心”,對領導或是同事都是戒備警惕的態(tài)度,那么工作將很難順利展開。所以我比較贊成開誠布公,只要我把工作中的事做好了,可以考慮的都考慮到了,大可以“君子坦蕩蕩”,不需要再有什么“防人之心”。
3.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從我做起,請你結合實際,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指導為精神文明,它表現為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發(fā)達和人們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及道德水平的提高。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tǒng)一的戰(zhàn)略目標,始終不渝地堅持兩手抓,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戰(zhàn)略方針,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奮斗目標。精神文明這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快速的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呢?答案就是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社會是由千千萬萬個人組成的,一個人的行為無形中影響了周圍的人,這樣的影響是呈發(fā)射的幾何基數增長的,特別當一個人是公眾任務的時候,這樣的影響就更明顯了。
(2)比如說:人民的好衛(wèi)士——任長霞,他的個人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就馬上感染了全國的人民,“公安、公安,心中只有‘公’,人民才能‘安’”。這是任長霞對公安工作擔負神圣使命的深刻理解,更是她心目中不可動搖的信念和追求。在二十多年的從警生涯中,任長霞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以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為己任,攻堅克難,孜孜以求,不斷加強學習,刻苦鉆研業(yè)務,處處追求卓越。她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國十大女杰”、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等殊榮。2001年4月?lián)蔚欠馐泄簿志珠L后,她發(fā)誓:“打惡除暴,保一方平安,掃除陰霾,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共產黨領導下的天下是何等繁榮與穩(wěn)定。”在她的帶領下,一個個大案要案被偵破,一個個犯罪團伙被打掉,還了登封60多萬群眾“一片晴朗的天空”。
4.道德本來是一個有些模糊的概念,但浙江大學現在有一個道德分,給這方面表現突出的同學進行獎勵,并給加道德學分,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首先我很贊同浙江大學的做法。雖然道德很難量化,但一個人的道德風尚和思想素質是可以從他的具體行為中體現出來的。我們中國以前提倡的“拾金不昧”,“一方有難,八方相助”,就是道德風尚的具體體現,而最近印尼海嘯發(fā)生后,我國掀起的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員到兒童的捐助之風,也體現出了我們整個國民的人道主意思想和全球意識,這也是國民道德的具體體現。所以道德的難以量化并不影響道德學分制度的可行。其次,在大學生中提倡道德教育也非常必要。以前江澤民總書記也說過要“以德治國”,證明道德修養(yǎng)是國民的大事。而現今社會在經濟上高速發(fā)展,使很多地方或者是人都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大學生在心理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方面也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所以道德學分作為一種獎勵機制,對學生們起了一個良好的鼓勵和引導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5.當前我國加入WTO,越來越多的外企從公務員隊伍中挖人,問我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 .
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原因在于:第一,外企急需高水平的本土管理人才,并且能夠提供豐厚的薪酬待遇;第二,公務員隊伍中的很多人才,既熟悉各項法律法規(guī)、又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能夠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大利潤。由此可見,外企高薪聘請的不僅僅是公務員的個人管理能力,還有他們的身份與人際關系,甚至可以說更看重的是后者。作為一名國家公務員,眼光不能僅僅停留在經濟利益或個人價值上,更不能濫用自己的行政關系。拋開這些不良動機再說,在公務員崗位上有所作為,就一定能適應商場嗎?恐怕未必。原本是市場經濟的服務者、國家政策的執(zhí)行者,現在是市場經濟的主體,這個角色轉換也有難度。如果讓我做出選擇,我是不會離開公務員崗位的。我堅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實現公務員的社會價值,將自己興趣和專業(yè)結合起來,我相信我能做好。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