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物價過高收入不變”是道民生考題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在當前形勢下,政府應以實際動作推動職工工資上漲。特別對是效益不好的企業與中小型民營企業,政府應該體現責任擔當,通過減免企業稅負等措施,使企業有條件給職工漲工資。全國人大財經委與人社部曾提出過“化稅為薪”的建議:對提高工資有困難的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實現員工工資的正常增長。即政府把一部分稅收讓渡給企業用于漲工資;再比如,給企業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破解部分民營企業的融資難題,避免部分小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總之,減稅、融資等措施,有利于企業擺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加薪困擾,消解民眾的物價焦慮感。
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前8個月全國財政收入74286.29億元,同比增長30.9%.由此測算,今年財政收入將突破10萬億。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不僅高過工資增速,也高于GDP增速。財政收入增加意味著國庫充盈,但也意味著納稅人負擔的增加。因此,政府出臺政策措施增加民生福利,還利于民,既有可行性也有必要性。
盡管有報道說,當前財政支出2/3用于民生,但是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所言,“不少城市建設項目都與民生有關,但先建漂亮的城市廣場,還是先建保障性住房,群眾心中的感受是不同的”。想辦法增加居民收入、平抑物價,讓居民收入跑贏物價,防止民生項目跑偏走樣、民生福利跑冒滴漏,讓民眾對民生財政感受更強烈,實際上是一道重要的民生考題。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