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如何“消化”官德“營養餐”?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古人“德不厚者不可使民”,但對今天來說,可謂“德不厚者不可為官”。近日下發的《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大綱》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大綱中要求,全國公務員將在“十二五”期間輪訓“官德”。
官德,體現在為官的為人、為事、為賢之上,培訓是外在的推動力,是提升公務員官德品味的“營養餐”,并非決定因素,關鍵就在于自身的“內部消化”,將培訓之果轉化為自身“清、正、廉、潔”的思想道德、品格素質,以更好的“身”和“心”投入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中去。這也是“如何培訓提升‘官德’、公務員如何才能達到德才兼備的境界”成為各方對公務員“官德”培訓關注熱點的重要方面。“消化”官德“營養餐”要講究“秩序”。官德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于教育公務員學會“為人”,廣大公務員在學習和“消化”的過程中當首先把“為人”的“營養”吸收,這也是為官的首要條件,更是為消化官德、轉而用之打下必要的良好基礎。會“為官”,則必須首先會“為人”,并非“官位”多大,“官德”就有多高。“官德”是確保正確行使人民賦予權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一條執政為官的“道德底線”,踐踏了“官德”,也就踐踏了人民賦予的“權力”。
“消化”官德“營養餐”要講究“態度”。對于在培訓中涉及到的“愛國教育、為人民服務、清正廉潔”等思想價值觀,除了“文字”,廣大公務員幾乎也能懂得其中的深刻含義,而將其“隆重”地提上公務員學習日程,正是要求廣大公務員予以高度重視,認真對待,要時刻謹記之,讓它在思想上揮發出“絢麗之光”,莫讓這些價值觀在肚子里憋得“腸穿肚爛”而一無所用。要做到如此,必須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從相互團結、關愛奉獻、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等方面做起,每天在實踐中“復習”才能記憶深刻,消化順暢,擇優吸收,過之不忘。此外,對于公務員自身存在的丑惡習慣要堅決改之,堅決抵制將不正之風擴散于官場。
“消化”官德“營養餐”還要講究“輔佐”。這就是常而言之的監督保障,不可忽視的是一些公務員在為人處世上的“不自覺”性,他們的僥幸心理大于一切,一些落網的公務員就是在“官德”的自我僥幸上栽了跟頭,既不自我約束,也得不到良好的監督,縱使他們偷食了“違法惡果”,放棄了“官德佳品”。因此,監督的“輔佐”也當真正提上日程,讓廣大公務員“品味”好這一官德“營養餐”,“消化”好這一官德“營養餐”。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