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命題熱點專題分析(1)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二)毫不放松地做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累計近3萬億元,年均增幅超過23%.徹底取消農業稅和各種收費,結束了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每年減輕農民負擔超過1335億元。建立種糧農民補貼制度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農民的生產補貼資金去年達到1226億元。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提高了25%到40%.嚴格保護耕地。著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糧食產量屢創歷史新高,去年達到54641萬噸,連續7年增產;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19元,實現持續較快增長。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農場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解決215億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農村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
(三)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一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積極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兼并重組,工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總體水平和競爭力明顯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成長。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和技術創新工程,突破了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前沿技術、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技術,一大批科研成果實現了產業化。服務業快速發展,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提高2.5個百分點;A設施建設明顯加快,五年建成鐵路新線1.6萬公里,新增公路63.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萬公里,新建、改擴建機場33個,新建和加固堤防1.7萬公里。二是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到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和政策措施,制定實施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4.45億千瓦,其中水電9601萬千瓦、核電384萬千瓦。關停小火電機組7210萬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鋼鐵、水泥、焦炭產能。推進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2529萬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萬平方公里,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和工業“三廢”治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五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三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頒布實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西部大開發新十年指導意見和一系列區域發展規劃,推出促進西藏和四省藏區、新疆等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的新舉措。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加快,經濟增速等主要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東部地區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自主創新和競爭力逐步提高;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趨于縮小,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內在活力。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初步建立。增值稅轉型全面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順利推進,資源稅改革啟動試點,內外資企業稅制全面統一。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順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推進;平穩解決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問題,創業板、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順利推出,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深入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序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不斷擴大。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郵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制定實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民間投資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9%,結構不斷優化。貿易順差連續兩年下降,2010年比上年減少6.4%.利用外資水平進一步提高。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累計對外直接投資2200億美元,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營業額3352億美元。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改革和區域合作機制建設,多邊、雙邊經貿合作繼續深化。對外援助規模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增加了就業,吸收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