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城市為何“傷不起”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上海:大雨“倒灌”進地鐵
新浪網民“馬志海”在微博上發布的一張上海地鐵“下小雨”的照片被超過1000名網友轉發,他寫道:一場大雨,上海地鐵成了水簾洞,漏得個通透。人類打洞史,千年有沒有?地鐵坑道防水排水技術,百年有沒有?被前人早已解決了的問題復又出現,這算哪門子的“世界性難題”?
對此,記者從負責建設運營上海地鐵的申通地鐵公司了解到,近期上海進入梅雨季節,在暴雨過程中,上海軌道交通部分地勢較低的地面站有漏水現象,其中,一些地勢較低的站點還出現了雨水倒灌進車站的情況,一些正在施工的工地與地鐵設施對接處也出現了漏水,有的車站頂部伸縮縫出現脫落也導致暴雨中漏水,而個別車輛內部漏水的問題則系空調管道阻塞,導致應該排出的水倒灌到車廂內。
目前,經歷了連續暴雨的考驗,上海地鐵開始連續動態關注雨情變化,緊急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和措施,并提升了路網保駕等級。
科學規劃建設提升“城市良心”
150多年前,法國作家雨果就曾說過,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今,眾多網民疾呼,“城市建設不能光有一日千里的熱情,更應具備‘一管百年’的思維”。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周婕分析說,造成城市滯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極端天氣越來越多,設計排水管網依靠的數據難以跟上災害天氣的變化;二是地面硬化等人類活動使原本可以依靠土壤、溝渠湖泊、地下河等吸納的水現在只能依靠管網收集,而水域面積又在不斷減少,如武漢市目前的水域面積就比1981年時減少了三分之一;三是城市排水管網主、次,支網不完善,很多支路沒有雨水收集系統,妨礙系統排水能力的發揮。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