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申論熱點:用工荒倒逼產業升級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1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背景信息」
“原來我們計劃今年擴充產能,招工4000人左右,但現在連2000人都沒招到,還不如以前的工人多,只能無奈減少今年的生產量。”山東青島哈達石墨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總說,公司普工的工資已漲到2300元以上,即便如此,今年工廠仍招不滿工,這大大限制了企業的生產能力。
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各地迎來今年最大的節后返工潮。但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山東、珠三角、長三角等地了解到,返工潮并未解決當地大量企業結構性缺工的矛盾。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企業生產復蘇和通脹預期背景下,勞動力短缺現象短期難以解決。用工荒倒逼企業嘗試以“機器代替人”的模式破解困局。
「原因分析」
第一、從表面看,這與外貿需求復蘇、一部分外向型企業訂單增加有關。目前全球電子產品正進入一個更新換代期,對通訊電子產品需求量很大。新增訂單主要集中在歐洲和美國市場,日本的市場份額也會有一定增加。
第二、用工荒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區與沿海地區“搶勞力”。從沿海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到閩東南、浙東南等加工制造業聚集地區,再到長三角和京津唐地區,直至江西、河南、湖南這樣的勞動力流出區域,“用工荒”和“技工荒”開始蔓延。
第三、受困于目前嚴格的戶籍制度、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以及農民工在社保、醫療、子女就學等方面待遇問題的考慮,相關企業僅僅靠加工資很難挽留農民工。近兩年物價的不斷上漲,讓在外務工人員也承受很大的壓力。另外,內地不少省市經濟快速發展、就業機會增加、薪資待遇提高,使農民工紛紛回流返鄉。
第四、農產品價格快速上升讓一些農民切實獲得實惠,二產三產之間的收入水平漸漸縮小,也令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數量減少。
「對策分析」
核心對策:產業升級
遭遇了嚴重的用工荒和成本上升,不少企業開始想方設法進行產業升級,通過提高自動化程度和技術改造,嘗試以“機器代替人”的模式破解企業的“用工荒”困局。
靠臨時性漲工資是不夠的,改善“用工荒”的核心在企業。中小企業解決“用工荒”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增強創新能力,完成產業升級。
從國際經驗來看,“民工荒”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前奏。如在上世紀60年代,日本就出現過此現象,當時日本農業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比重約50%,產業工人的短缺使日本制造業依靠廉價勞動力的增長模式走到了盡頭。為此,日本采取推動設備投資擴大、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等辦法予以破解。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