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試題
課程代碼:02358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1小題,每空2分,共3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8位無符號二進制數中,最小的十進制數是_________。
2.單片機中,設置堆棧指針SP為57H后發生子程序調用,這時SP變為_________。
3.當8051單片機RST信號復位時,堆棧指針SP值為_________。
4.8052單片機有_________個中斷源。
5.8051中唯一不可尋址的16位寄存器為_________。
6.偽指令中,位定義命令為_________。
7.串行通信中,雙機通信時要求兩機的_________相同。
8.幀格式為1個起始位、8個數據位和1個停止位的異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_________。
9.在8051單片機系統中,為外擴存儲器準備了_________條地址線,其中低位地址線由_________提供,高位地址線由_________提供。
10.常用的A/D轉換原理有_________式、_________式和_________式。
11.串行接口把幀中格式信息濾除而保留數據位的操作是_________化。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
1.單片機芯片內部提供了一定數量的工作寄存器,這樣做的好處是為了減少程序長度。( )
2.匯編語言是機器可以直接執行的語言。 ( )
3.在8051單片機中可以設置串行中斷為最高優先級中斷。( )
4.8051單片機系統中,采用統一編址方式。( )
5.8051單片機串行發送和接收寄存器公用一個地址,統一使用SBUF。( )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1.簡述51單片機中斷響應順序。
2.簡述單片機按鍵抖動產生機理及去抖動的方法(2種)。
3.請寫出51單片機的內部RAM,外部RAM,內部ROM和外部ROM數據傳送的匯編操作指令。
四、讀程序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寫出下列指令的功能。
MOV C,bit
RL A
INC A
2.下列指令執行后,(A)=_________,(10H)=_________,(OV)= _________。
MOV A,#78
MOV 10,#20
ADD A,10
3.假定晶振頻率12MHz,下面程序從LOOP開始程序定時時間為_________,若用軟件實現定時時間加倍,請用兩種方法實現:
方法1: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
MOV R5,#10
LOOP: NOP
NOP
DJNZ R5,LOOP
4.8051單片機TIME1初始化程序中,最有可能錯誤的寄存器是_________,應改為_________,程序的期望的單次定時時間為_________個機器周期。
MOV TMOD,#02H
MOV TH1,#156
MOV TL1,#156
SETB TR1
SETB ET1
SETB EA
五、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在程序存儲器首地址為tab的數據表中,有7個數據,試編程將此數據表拷貝至內部RAM中,要求數據表首地址位于RAM的30H處。
2.試編寫8字節加法子程序,要求加數位于內部RAM 30H開始單元(低位在前),被加數位于內部RAM 40H開始單元(低位在前),和存放在內部RAM 30H開始單元(低位在前)。
3.已知51單片機系統晶振頻率為6MHz,請利用定時器1工作方式1,軟件查詢方式在P1.1輸出頻率為10Hz的方波,寫出定時設計過程及完整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