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全真模擬卷(七)答案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2-0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6.【答案】A。解析:考查當事人的確定。《民訴意見》第49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登記而未登記即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者他人冒用法人、其他組織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后仍以其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以直接責任人為當事人。公司尚未登記注冊,不是合乎法律規定的公司,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主體;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本案中無任何過錯,更不應成為被告。非真正的法人以法人名義活動的,當然以直接責任人為當事人,因為該法人并不存在。
17.【答案】C。解析:《民訴》第129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院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18.【答案】A。解析:詳見《婚姻法》第26條,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
19.【答案】A。解析:參見《仲裁法》第14條:仲裁委員會獨立于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委員會之間也沒有隸屬關系。
20.【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仲裁員的資格。《仲裁法》第13條規定:“仲裁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一)從事仲裁工作滿八年的;(二)從事律師工作滿八年的;(三)曾任審判員滿八年的;(四)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并具有高級職稱的;(五)具有法律知識、從事經濟貿易等專業工作并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具有同等專業水平的。”所以,B項中的法學講師不符合該條的規定,不具備仲裁員的資格,應選。而ACD三項中的人員符合上述條文的規定,具備仲裁員的資格。
21.【答案】C。解析:《刑法》第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22.【答案】D。解析:因為刑法的溯及力只涉及到刑法生效后,對其生效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我國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生效,甲的行為是在新刑法生效后實施的,所以不涉及刑法溯及力問題,直接適用新刑法。
23.【答案】A。解析:抵押權、質權、留置權都屬于擔保物權,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是同一層次的概念。
24.【答案】B。解析:根據行政領導行為類型不同,通常將行政領導的方式分為四種(1)強制方式 (2)說服方式 (3)激勵方式 (4)示范方式。說服方式在完成高度保密的緊急任務時往往不適用。
25.【答案】B。解析:日常的具體行政領導制度:
①領導干部與群眾聯系的制度:如:接待日制度、“直接對話”制度、咨詢會制度、信訪制度和通報評議制度②上下級領導之間聯系的制度:如:通報征詢制度、報告指示制度和檢查反饋制度③領導班子成員之間聯系的制度:如:辦公會議制度、集體學習制度、民主生活制度。
26.【答案】D。解析:服務性是辦公室管理的根本特征。
27.【答案】B。解析:反映國家預算的組成即分級管理,構成我國國家預算組成體系的依據是一級政府一級預算的原則,由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組成,中央預算在國家預算中占主導地位。
28.【答案】A。解析:管理決策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目標性、擇優性、針對性和實踐性。
29.【答案】B。解析:公文語言總的要求是莊重、平實、概括。公文語言功夫的核心是選詞。選詞一:要根據所反映的客觀實際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確切、簡練的標準,三: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為避免上下文重復而選擇不同的詞語,注意文中所涉及對象和閱讀對象。多用書面語和文書用語,少用形象和描繪性詞語和口語,不用方言土語,十分規范。
30.【答案】B。解析:準確、鮮明、生動是語言的“三性”要求,公文更重視的是準確。表述準確,是一條十分嚴格的要求。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