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熱點:如何看待國內與消防車搶道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2-02-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與消防車搶道”的是人性的冷漠
面對此情此景,筆者似乎沒有了過多的憤怒,因為類似倒退的文明現象與冷漠的心靈已經屢見不鮮,如食品安全問題、如頻發的交通安全事故、如煤礦生產事故……一些人的責任心的缺失、法律意識的淡漠、對他人生命健康的冷酷已經讓人欲哭無淚、欲說無聲,有的只是心里熊熊燃燒的怒火……
憤怒是因為冷漠。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本應將五千年優秀的中華文明予以發揚光大的國人,在很多時候卻表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退化現象:面對車禍兒童卻視而不見、見死不救的十八路人所鑄成的冷漠群像、面對呼嘯而來的消防車無人主動讓道甚至與它搶道、本應救死扶傷的醫生卻在病人身上搞起了賺錢的勾當、明知民以食為天卻仍在食品安全問題上膽大妄為無法無天無視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權而只顧賺錢、明知沒有安全生產保障卻仍然強行違法生產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個案,無須大驚小怪。然而,在這些個案的背后,卻無一例外充滿了必然,這個誰也無法推否認。偶然之中有必然,必然之中有偶然,這就是辯證法。
批評的力量在于讓人引起重視,讓人猛然警醒。越是尖刻的批評越是應該達到這樣的效果。點出存在的弊端,指出身上的毛病,需要大智慧、大膽識、大氣魄。筆者不是英雄,更不是偉人,只是出于一介小民的理性自覺;蛟S更多的其他人都在忙于事務而無暇顧及這些瑣碎的小事,但是筆者不遺余力地把它說出來,也覺得做出了自己應該做的努力。
記得前不久有個父親路過受傷的人而置之不理,后來才知道傷者竟是自己的兒子。后來這位父親追悔莫及卻也與事無補。對別人的冷漠最終就是對自己的冷漠,這樣的因果關系其實也是辯證法。
消防車前去救火,這是消防戰士們的工作,但這項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幫助、支持,如路上行人、車輛的避讓。而路上行人、車輛的我行我素、對消防車的不予理睬甚至與之搶道,無論如何也說不出一個理由,只能說是文明的倒退與人心的冷漠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但這件事卻非常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它與文明社會的要求截然相反,嚴重違背了文明的倫理道德底線,為人所不齒、為文明社會所不容,理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
經濟社會發展進步了,物質文明長足發展了,精神上的更高要求必須與時俱進,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設更不應該滯后于物質文明的發展。內心的冷漠是一種文明發展的病態、倒退,急需猛藥予以治療,最主要的,要激發起人性深處的善,學會關愛,學會關心、愛護、幫助他人,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否則如果人人都陷于自私自利的小天地里,那么,構建和諧社會永遠只能是夢想。(東北新聞網/于治國)
跟消防車搶道,堵塞的是公共精神
這“震驚”并非來自簋街的視頻,而是來自德國的幾個視頻,其中一個視頻拍攝于交通極為擁堵的繁華路段,消防警笛一響,前方車輛神奇地快速分散?浚尦鲆粭l路來。一搶一讓,真有著天壤之別。
德國的月亮為啥這么圓?有人說德國的法律給予了消防車“特權”,對不讓行的車輛懲處力度大,執行又到位。沒錯,我國“道交法”和《消防法》雖也給了消防車“特權”,也有對不讓行者進行處罰的規定,但懲罰力度本不夠,而執行更不力,很大程度上成了聾子的耳朵。
有人則說是因為國民素質的差異,這雖然讓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卻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過國民素質有很多方面,具體來說,我想主要體現在公共精神不足。面對夜晚眼前的火災,不但不讓消防車先行,還要搶它的道,分明心中只有“小我”而無“大我”。林語堂從他生活的時代出發,曾不客氣地指出國人的這一弊病,直言國人沒有“公民意識”“社會服務”這一類“社會頭腦”。如今時代雖發展了,但在經濟騰飛的同時,應該說這一課還未能很好補上。法律“罰治”自然需要一定的社會維護成本,而一旦道德感普遍存于公民心中,道德調節則基本上是“無本生意”。
說起來,如果大家能一致禮讓消防車,可能也就耽擱幾分鐘乃至幾秒鐘,而且誰都明白“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理,只有這樣做,萬一火災落到自己頭上,才能得到最及時的救援。但正如魯迅的日本友人內山完造所指出的:“中國民族的僥幸心理,非常強盛。”這種核算“成本”后持有的“僥幸心理”,或許還是小農經濟時代遺傳下來的各顧各的自私尾巴。(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