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重點知識28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09-14
第二節 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一、產品方案
(一)產品方案與產品組合
產品方案(也稱產品大綱)即擬建項目的主導產品、輔助產品或副產品及其生產能力的組合方案,包括產品品種、產量、規格、質量標準、工藝技術、材質、性能、用途、價格、內外銷比例等。
產品方案需要在產品組合研究的基礎上形成。首先需要確定項目的主要產品、輔助產品、副產品的種類及其生產能力的合理組合,使它與技術、設備、原材料及燃料供應等方案協調一致。
(二)產品方案研究應考慮的因素
1、市場需求。產品市場的界定應具有戰略價值。
2、國家產業政策和企業發展戰略。
3、專業化協作。
4、資源綜合利用。
5、環境制約條件。
6、原材料、燃料供應。
7、技術設備條件。項目產品方案應與可能獲得的技術裝備水平相適應。
8、生產運輸包裝儲存條件。
(三)產品方案的比選
考慮上述因素,進行產品方案比選后提出推薦方案,說明推薦方案的產品(分牌號)、副產品、中間產品的名稱、數量、規
格、相態、質量和主要去向,以及依據的產品標準。
推薦產品方案可以列表說明,其具體格式參考如下:
產品方案表
序號 裝置名稱及規模 主要產品(含副產品、中間產品) 年產量 年商品量 規格 年操作時數 備注
1
2
3
二、建設規模
建設規模也稱生產規模,是指所設定的正常生產運營年份項目可能達到的生產或者服務能力。咨詢人員應提出兩個以上可供選擇的建設規模,經技術經濟比較,推薦合理的建設規模。
(一)建設規模研究應考慮的影響因素和內容
3、資源供應及其他外部建設條件。
4、生產技術和設備的先進性及其來源。建設規模的確定,要研究該類產品生產技術的先進性和可得性。
5、資金的可供應量。
6、環境容量。既要考慮當地環境的承受能力,還要考慮企業污染物控制總量。
7、社會因素和政策法規。產業政策、投資政策、民族關系、軍事國防等,都是考慮項目建設規模的重要因素。
8、行業因素。
9、改擴建與技術改造項目。依托老企業進行改擴建與技術改造的項目應充分研究擬建項目生產規模與企業現有生產規模的關系。
(二)建設規模的合理性分析
研究項目建設規模時,應對其進行合理性分析。
1、符合產業政策和行業特點。項目建設規模是否符合國家和行業的產業政策,是考慮其合理性的首要因素。
2、收益的合理性。
3、資源利用的合理性。
4、外部條件的適應性與匹配性。
5、對于技術改造項目,其建設規模的確定要與現裝置有效結合和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