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醫學與中醫辨證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9-22

  【摘要】中西醫理論體系的不同,根本上源于其社會文化的差異,但在其表象上則表現為傳統自然觀及其思維方式的不同。從中醫、西醫哲學思維差異:“天人合一”整體觀是中醫學優勢所在;傳統自然觀及其思維方式的不同等方面闡述了循證醫學與中醫辨證之關系。

  【關鍵詞】循證醫學 醫學模式 中西差異 醫學哲學

  循證醫學是一門近十年來在國內悄然興起的新興的西醫科學,是一種以證據為基礎的醫學模式,是以傳統為基礎的經驗醫學的發展和變革,簡單來說,即“以證據為基礎的醫學”,十分相似于中醫的“據證而辨”、“審證求因”。

  1 中醫、西醫哲學思維差異任何一門科學的發展,除了受到當時社會歷史背景、政治經濟等條件的制約外,哲學思想的指導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中國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學思想的指導下,中醫和西醫走上了各自的發展道路。哲學思想中起著持久影響作用的是文化理念。

  中國的先哲們認為,宇宙是連續的,萬事萬物之間都是通過“氣”和“象”聯系起來,是不可分割的。老子《道德經》以及《周易》都表現了這一種思想。所以對萬事萬物的認識中,也僅僅是以陰陽、五行等事物的“象”(也有人說成是“屬性”)去表示它,其事物在頭腦中的反映經常會隨環境而改變,這一特點反映在醫學上,則是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地點都會有不同的療法,即“同病異治”。

  而西方的哲人則認為宇宙是結構化的。這種思想使得人們認識事物都從微細的、具體的、靜止的角度出發,表現在西醫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對人體結構的具體化分析,也就是現在講的細胞學、分子學說。在中國和西方的古代醫學中,曾經出現過頗為相似的學說,即中國的五行學說和古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學說。中國的五行學說講的僅僅是“象”,如肺的“象”是“金”,“肺金”并不是說肺是由金構成的;而恩培多克勒的認識卻是具體的,如“神經由火、土和雙份水組成”。之所以產生這種不同的結果完全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由不同的思維方式及認識所決定的,而這也導致了中西醫不同的發展方向。西方醫學在文藝復興之后由于人體解剖的開展和對人體物質化學的分析得到了迅速發展。現代細胞學和分子學說雖然相似于中國的“象”,但相比之下中醫的“象”更為抽象和復雜。

  2 “天人合一”整體觀是中醫學優勢所在如果說連續和結構的觀念對醫學的直接作用決定了中西醫發展的不同方向的話,那么從中衍生出來的系統和還原的觀念則決定了醫學這一門具體學科在中國和西方不同方向中的進一步升華。在中國,人們認為宇宙是個整體,所以人體的生理狀況也是和自然環境高度統一的。“天人合一”就是這個道理。在西方也出現了一種類似的且很有影響的占星術,但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中醫“天人相應”思想是視人體為一個小宇宙,與大宇宙生生相息,宇宙中某一部位的變化必然引起人體相應部位的變化,這是系統理念的表現。而占星術則認為天體的運動引起人體的變化,這是把人和自然相割裂的,就比如街上的噪音引起人的反應一樣。所以在中醫中可通過研究某些特殊部位如面色、舌象、脈象的變化來診察疾病,通過望聞問聯系五臟六腑出現的表里、寒熱、虛實、陰陽變化(也就是西方醫學認為的病理變化),采取中藥、針灸、理療等整體治療手段,達到氣血和順、陰陽平衡,使人的正氣充沛、病癥緩解和痊愈。

  西方醫學中對人體和疾病的研究都是割裂的,對人體生理功能的研究就是把人的器官、組織、細胞進行分解,對疾病的研究也是先把人體和病原分開,再逐步深入地討論。這就使得西醫走上了與中醫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如中醫學在理解整個人體的同時,把內臟發生的微妙的病機作為診斷依據,卻被后人理解為模糊化;而西方醫學在精確地探討人體內各部分細胞、分子狀態的同時,卻忽視了對人的生命整體的把握,所以臨床上多為“對癥下藥”。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韩在线第二页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区 | 在线播放欧美a在线观看 | 欧美17禁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