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發展簡史及主要學派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2-31

  起源

  商周時期

  最早的外科手術器械-砭石、石針

  文字可考-商·甲骨文

  獨立成科-周·《周禮·天官篇》

  具有劃時代意義

  形成

  春秋戰國至秦漢六朝時期

  《五十二病方》-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醫書

  《黃帝內經》-最早提出截趾手術治療脫疽

  《傷寒雜病論》-浸淫瘡腸癰大黃牡丹皮湯等

  外科鼻祖-華佗麻沸散-最早的剖腹手術

  《劉涓子鬼遺方》-我國現存第一部外科專著

  《肘后備急方》

  發展

  隋唐至宋元時期

  《諸病源候論》-我國現存最早論述病因病機

  的專著《千金方》-我國最早的一部臨床實用百科全書

  《太平圣惠方》-“五善七惡”學說

  《外科精義》-“陰陽不和,氣血凝滯”

  《世醫得效方》-創傷外科專著

  成熟

  明清時期

  外科專著大量涌現,名醫輩出,出現三大學術流派

  汪機·《外科理例》-“治外必本諸內”

  陳司成·《霉瘡秘錄》-世界上使用砷劑治療梅毒的最早記載

  中醫外科學主要學術流派

  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

  正宗派

  代表人物——明·陳實功

  代表著作——《外科正宗》“列證最祥,論治最精”

  主要學術觀點:

  1、全面繼承明清以前的學術成就

  2、重視脾胃

  3、主張應用外治法和進行外科手術“膿成決以刀針”

  4、無菌觀

  5、強調情緒、環境、護理的重要性

  全生派

  代表人物——清·王維德

  代表著作——《外科全生集》

  主要學術觀點:

  1、“陰虛陽實”論

  2、創立了外科證治中以陰陽為核心的辨證論治法則

  3、陰疽治療“陽和通腠,溫補氣血”

  4、主張“以消為貴,以托為畏”,反對濫用刀針

  5、創立治療陰疽的四大明方

  心得派

  代表人物——清·高錦庭

  代表著作——《瘍科心得集》

  主要學術觀點:

  1、“外瘍實從內出論”注重外證與內證的關系

  2、將溫病學說引入外科病證治

  1)重視溫熱病因在外證發病中的作用

  2)運用溫病三焦辨證于外證

  3)善用溫病方治療疔瘡走黃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成在线网站91 | 中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亚汌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版 | 最新晚上碰碰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