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學的起源
來源:中華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07
關于我國醫藥學起源的問題.雖然缺乏確實可靠的資料。但是從古書記載和傳說來看,也大體可以說明這些問題。流傳比較廣泛的傳說,一個是關于伏羲的,如《帝王世紀》:“伏羲氏……畫八卦……乃嘗味百藥而制九針。以拯夭枉焉。”一個是關于神農的,如《史記·補三皇本紀》: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行醫藥。”傳說中的伏羲是牧畜的發明者.神農是農業的發明者。牧畜是原始社會最初的物質生產活動,而農業的生產活動在我國出現也很早。這些都說明醫藥的起源是和人類的生產活動緊密相關的;此外還有關于燧人氏的傳說.如《禮緯·含文嘉》:“燧人氏始鉆木取火.炮生而熟.令人無腹疾。”說明了人類開始“用火”以后,與知道了熟食的同時,認識到飲食與腸胃疾病的關系。此后,由于農業生產的逐漸發展,隨著烹調技術的逐漸進步。就出現了“湯液”,隨著釀酒技術的發明,又出現“醪醴”。以上傳說,雖然具體的人和事都不盡可靠,但卻大體反映了人類生產活動的進步過程,和醫學知識獲得的關系。也證明了醫學知識起源于生產實踐這個結論的正確性。
總之。我國醫藥的起源。和農業、畜牧業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藥物療法起源于農產品的加工制作。針灸療法則和骨器(畜牧業的副產品)的制作有關。而砭石的應用。時間更早。很可能是在石器時代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