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展示一
來源:中華中醫網發布時間:2013-05-07
鶴年堂以“壽人壽世為懷”的建店宗旨、“醫不三世,不服其藥”的科學精神、“鶴年堂前無貴賤”的服務意識,在數百年繼承和弘揚傳統醫藥精髓的過程中,形成了以“調元氣,養太和”為核心的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包括:“和者鶴壽”的天年觀、“陰陽之律,性命之本”的認
1990年,舊廠進行第一次改制,更名為“泉州市靈源制藥廠”。知觀,“終身養生不輟,整體平衡不偏”的整體觀,“生命無養,逆之于體”、順應四時、頤養“七情”的“天道鶴年”觀,“生命無調,體自弱衰”的“人道鶴年”觀,以及“未病常調,將病預調,已病醫調”的“以調求和”之法、“節、律、神、和”四字訣的“以神求和”之法及“以動求和”之法等等。在其獨特養生思想指導下,鶴年堂的中藥飲片炮制技術享譽京城,《北京市志稿中》中描述:“本市藥業,鶴年堂以精制飲片著名,其炮制皆遵古法”;《北京衛生大事記》記載:“早年間北京就曾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要吃丸散膏丹請到同仁堂,要吃湯劑飲片請到鶴年堂’”。鶴年堂非常重視施“上品藥”于“未病”者,“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不傷人,不老以延年;施“中品藥”于將病者,“養性以應人”,適癥修補虛損;對已病者,慎施多毒的“下品藥”,“主病以應地”,病愈既以上、中藥調之。因此,鶴年堂除了和其它藥鋪一樣有“主病以應地”的丸散膏丹外,上、中藥品種非常豐富,乾隆二十三年發行的《西鶴年堂丸散目錄》中記載516種,民國時期發行的《西鶴年堂參茸醪醴丸散膏丹價目表》中記有694種,傳承配本上記載的品種更多。如曾是宮中貢酒的佛手、玫瑰、金橘、茵陳養生“四寶酒”、“甘露飲”、“午時茶”等等,近年根據老配本挖掘整理的36種養生藥酒、26種養生茶、22種甘露飲、108種藥膳、138種藥粥、82種藥湯等系列養生制品,去除了“良藥苦口”的弊端,成為最具鶴年堂特色、具有廣闊產業前景的中醫藥養生寶庫。
2008年,“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可謂“五千年大中華文化燦爛源遠流長,六百載鶴年堂養生妙方潤澤蒼生。”
今日鶴年堂
今日的鶴年堂,已經發展成為擁有鶴年堂醫藥有限公司、鶴年堂中醫藥研究院、鶴年堂傳統門診、鶴年堂直營連鎖藥店、養生產品生產基地——吉林鶴年堂參茸制品有限公司、天津鶴年堂飲料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