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國際教育,提供高質量的擇校服務。
微信小程序
國際學校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國際學校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前家長是否調整好狀態?

來源:幫你擇校 發布時間:2018-12-14 13:13:09

  很多準備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的家長都在為擇校忙的焦頭爛額,育路小編介紹,其實家長首先要進行的不是學校的選擇,而是心態的調整。要調整哪些心態,如何調整?下面,育路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家長的成功,成了理解“國際教育”的阻礙

  能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的家長,大概率是受教育程度高且事業相對有成的。又大概率是原有體系內的優秀學生,所以必然帶有不自知的驕傲和信念。

  所以,那些對國際教育一開始特別很熱情的家長,反而會對學校提出很多要求,比如應該加強基礎知識、加強課堂紀律等等。每件事都頗有道理,但是他們其實內心期望的,是原來的范式。

  家長們自己從前在體制內取得成功,依靠的多半是遵守規則、刻苦頑強,這當然很好很好,然而,新范式所要求的,卻不僅如此。

  家長原來的思考范式,到底有哪些問題?

  我們家長在少年時期,多半被時代塑造了階梯型(稀缺型)的思維范式,而與之對應的,其實應當是蜘蛛網型(豐富型)思維模式。

  大多數人會用階梯這個清晰的層級結構,來對標每個人能力的高低,其自然的反應則是攀到最高層。重要的是你要表現的比你的對手更好。但是這種要求對于國際化學校的孩子卻是不切實際的。

  學者吳伯凡對此曾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假說:“如果目標是去高中或大學國外留學,從追求的家長角度:一方面,需要從小就苦讀英語,才能無障礙地學習;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初三就達到大學的中文水平,這樣才不會磨損母語。此外,還需要了解西方的文化音樂體育,這樣和未來的同學才會有共同語言。”這被他形象的稱之為“望子成龍”。

  家長如果期望孩子成為在各個教育成果的評估維度都很強的孩子,除非孩子天賦異稟,不然就會被折騰成四不像,更不要說成“龍”了。

  事實上,能力是一個多維度的綜合性概念。所有與能力相關的內容,比如各類技能、知識結構及不同思維方式都有自己的坐標。只有把這些坐標連接起來,才能構成一個整體性的、具象化的個人能力圖形。它更像是一張蜘蛛網。

  特別是在這個知識量越來越多的時代,“獨特”才最重要。

  家長如何調整自己的思考范式?

  我們不妨把為孩子選擇教育體系的過程想象為一臺機器,那么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是為了讓孩子成年時無畏地踏進生活之流?還是十八歲考上某個名校而已?

  首先,要調整機器實現目標,就需要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理解現實,接受現實,現實地行動。即便真相與我們所期望的不一致,我們也不能抗拒真相。比如,指望自己的孩子就是比其他孩子更努力更聰明,就是不現實的。別人家的孩子比你家孩子傻多少懶多少?

  其次,做到極度的“頭腦開放”,否則就無法擺脫舊想法的禁錮,沒有能力看到可能的新世界。所以,家長的思維模式,需要從“我是對的”,變成“我怎么知道我是對的?” 誠懇地相信你也許并不知道的解決辦法是什么。

  最后,用居里夫人的話來說就是“生活中沒有什么是值得恐懼的,你需要做的只是了解它。我們了解得越多,恐懼就會越少。”

  孩子在國際學校的學習遠比想象要“高效”。

  1、語文學習應該是“個性化”的

  在體制內學校,語文表面上承載著各種各樣的期望和職責,如繼承傳統文化、寫好文章等,但最后還是簡單粗暴地以考試成績說話。

  而我家女兒開學時,語文老師給的作文題目是:你如何理解語文這個學科?我看了精神一振。這是個很好的元認知問題,可以幫家長和孩子跳出原有的范式。

  最近,吳軍博士在他的專欄里也提到,孩子的英文老師問了兩個“異曲同工”的問題:如果把語文放在所有的課程中,你如何看待它的意義?對比你去年的語文水平,你覺得學語文有什么意義?

  絕大多數人既不想成為文學家,又不滿足于僅僅識文斷字。其實,語文可以抽象為接受信息和發送信息的工具,前一種能力包含快速解碼,后一種能力包含傳達信息以及影響他人。

  從這個角度出發,不同的人本來就有不同的能力發展趨向,有的長于理性解析、有的樂于感性傳達,有的喜歡引經據典、有的喜歡平鋪直指……都各有信息傳達上的優勢。也就是說,語文能力是個非常個體化的能力,而語文教育和評判標準也就應當個性化。

  既是如此,就不需要按照課本的文體比例,糾結孩子背了多少古詩,掌握多少生僻字,45分鐘內寫出包含多少好詞好句的作文……快速接受信息和清晰傳達信息的能力并不是靠簡單多課時的堆疊來實現的。

  2、數學刷題也要講“經濟學”

  從應試角度,學生數學的分數取決于準確率和做題的速度。如果學生能做足夠數量的題,在考試過程中能識別出題目所屬的類別,回憶起解題步驟并計算,就能順利拿高分。但數學的特點就在于題量無窮無盡。

  我女兒四年級時整天收集題目來刷題。但是我說:“題目是做不完的,你要想到,這些刷題的時間,你可以用來看很多本小說,而且從95分到98分付出的時間成本,要比80分到90分所付出的多好幾倍啊!”所以,孩子在學習中也能得用上兩個經濟學思維,即“機會成本“和“收益遞減”,這樣可以提高思維復雜度。

  談數學的“范式轉移”,也可以利用我們在談語文學科時的那種元認知:數學在各個學科中的位置是什么?你期望通過數學達到什么目的?

  沒有多少人會成為數學家,數學是一套邏輯思維方法,能幫我們看破世界紛紛擾擾背后的真相。數學知識的傳授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卻往往強調掌握一切可能的數學手段,走的太久、太遠,就容易忘了當初為什么要出發。

  3、最能鍛煉復雜思維的歷史

  至于歷史這個體制內學校的副科,反而更容易折射出兩種范式的差別。

  首先,國際化學校里,歷史教學的內容包含無數細節,遠遠超出了課本。那么可憐的孩子們怎么記得住?會不會被細節淹沒呢?答案是:這些細節其實不是為了記憶,而是為了理解,為了在學習過程中訓練出復雜的思維能力。

  吳軍博士曾在《為什么學歷史》中提到:“在中國,中學歷史是講述歷史事件和它們的影響,學生記住結論就好;在美國,歷史課很大一部分成績是做研究,比如分析一下華盛頓這個人的歷史作用。對于這樣的課題,沒有正確的標準答案,只有好答案和不好的答案。

  經過美國那樣的歷史課學習,學生們的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了訓練。事實上,歷史課是語文課之外第二個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課堂。”

  4、對家長也有啟發的科目:DT(設計技術)

  國際學校還有個我特別喜歡的科目—DT課(設計技術),孩子們會互相協作,設計制造出一些成品。

  在觀察孩子的DT課時,我也正在參與一個新的商業項目。需要做市場分析、消費者洞察、產品定義、工業設計、工程上實現的可能、成本核算等,其實和孩子們制作作品的過程幾乎是一樣的(當然難度不一樣)。如果長期培養,這肯定是比做標準題目更重要的能力。

  比如,孩子們的個作業,是自主思考生活中有什么產品不夠,想辦法做個改善的模型。孩子們一開始計劃做什么項目,總是有很多想法,接下來陸續發現很多實現不了,會慢慢收縮方案。

  孩子們為了完成項目,有的會大手大腳在淘寶上買很貴的材料,有的會精打細算,而最后成本花得多的,實現效果卻不一定更好。孩子們就可以從中發現設計的力量,也了解了“設計就是在限定條件下的發揮”的含義。

  所以,如果我們并不被標準化考試這樣的舊范式所拘束,而是著眼于能力培養的新范式,那么就能認識到國際化學校的學習對孩子們的意義了。

  愛因斯坦說:當我們的知識之圓擴大之時,我們所面臨的未知的圓也一樣隨之擴大。也就是說,不管孩子在給定時間內掌握了多少“知識點”,比起不斷增加的知識都是越來越少的。

  那么,家長們在衡量孩子的學業進展時,就必須關注已知,也關注未知。既了解TA已知的知識有多少,也需要認識到,TA對未知的好奇和熱情更為重要。畢竟,教育是長遠計劃中的長遠計劃。

  以上是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的家長應如何調整心態的簡要介紹,希望能對有意申請國際學校的學生家長有所幫助。如有更多國際學校擇校問題,歡迎咨詢育路小編。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 2023年春季招生報名正在進行中,為避免疫情結束后出現扎堆咨詢,無學位等情況,建議家長登記搶先報名咨詢!)
國際學校預約看校/在線報名入口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國際學校院校庫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開放日免費預約
    電話咨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
    微信咨詢
    15910788502

    張老師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小程序
    關注小程序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精品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三区 | 亚洲日本欧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