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推薦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導語introduction
對北京國際學校家長來說,“擇校”永遠是繞不開的課題——師資夠不夠硬核?課程能不能落地?孩子未來能不能走得遠?最近,青苗教育集團的兩個大動作,直接攪動了北京國際教育圈的一池春水:一邊是朝陽孫河將迎來一所覆蓋幼兒園到高中的全學段旗艦校區,填補區域優質國際教育資源的空白;另一邊是順義校區官宣4位新加坡教育專家組成“頂級天團”,清一色的IB領域資深大咖,讓不少家長直呼“這配置也太頂了”。
青苗這波操作,到底是“噱頭”還是“真升級”?新加坡教育的“王牌經驗”到了中國能不能落地?我們不妨深入聊聊這背后的門道。
提到國際教育,尤其是IB課程,新加坡的實力早已是“全球公認”——IBO亞太總部設在此地,每年IB大考平均分遠超全球水平。而青苗順義校區本身就是北京少有的IBPYP/MYP/DP全認證學校,此次引進的4位新加坡專家,每一位的履歷都堪稱“教科書級”。
第一位是青苗教育集團外方總校長、順義校區總校長LimGeokCheng,堪稱新加坡教育界的“定海神針”。她在新加坡當了18年校長,雙語校、國際校、公立校的經驗全吃透,最亮眼的成績是曾帶領一所學校的200多名畢業生,在IB大考中交出人均42分的“逆天答卷”——要知道IB滿分僅45分,全球平均分常年徘徊在30分左右,這12分的差距,足以看出她對IB教學的把控力。更厲害的是,她還是新加坡教育部的高級顧問、首席導師校長,新加坡每一位新校長上崗前,都要經過她的培訓,說是“校長的校長”一點不夸張。
第二位是青苗集團IB總校長、順義校區執行校長Dr.AngelaWu,妥妥的“IB課程活字典”。她在新加坡深耕IB教育20多年,不僅主導過IBDP、MYP、CP項目的運營,還親自編寫過PYP、DP、IGCSE的國際教材,這些教材如今在全球IB學校廣泛使用。因為IBO亞太辦公室在新加坡,她每年都會來中國評估IB學校、做專業培訓——也正是在給青苗做培訓時,被學校的教育理念打動,最終選擇加入,把多年的IB經驗帶回中國。
第三位是順義校區學術校長崔校長,專攻IBDP課程近20年的“老兵”。他有30多年教育管理經驗,曾在新加坡英華自主中學任職——這所學校的IB人均成績高達43分,是全球IB成績頂尖的院校。更難得的是,他還參與過新加坡國家化學課程的設計與改革,能站在“國家課程標準”的高度把控學術質量,這種級別的學術視野,對青苗DP課程的優化無疑是“重磅加持”。
最后一位雖然不是校長,卻是孩子“沖刺世界名校”的關鍵人物——順義校區升學指導中心總監PatsyKoh。她在新加坡頂尖中學做了20年升學指導,經手的學校包括培養過李光耀、吳作棟兩位總理的萊佛士書院,以及陳嘉庚發起的華僑中學。經她規劃升入世界名校的學生不計其數,更厲害的是,她之前任職的學校,還出過兩位“新加坡總統獎學金”得主——這個獎項是新加坡教育界的“天花板”,每年全國只選4-6人,相當于“萬里挑一”的榮譽。有她坐鎮,青苗學生的升學規劃相當于多了“一把金鑰匙”。
很多家長好奇,為什么青苗偏偏盯上了新加坡教育專家?其實答案藏在新加坡教育的“底層邏輯”里——它從不是靠“掐尖”贏口碑,而是靠一套經過數十年驗證的“科學系統”,把“東西方教育的優點”揉到了一起。
先看硬實力:新加坡學生在PISA測試中常年霸榜前三,數學、科學更是經常拿世界第一。這背后是新加坡數學的“建模法”——把抽象的數學公式變成看得見的圖形,孩子既能理解原理,又能鍛煉邏輯,難怪北京的京西、德威、清華附國際部等頂尖校,都在用新加坡數學教材。
IB成績更不用多說,2025年全球IB大考平均分30.58,新加坡直接沖到35.43,超出近5分。但新加坡教育最厲害的,不是“會考試”,而是“不唯分數論”。它保留了東方教育“基礎扎實、治學嚴謹”的底色,讓孩子把知識點學透;同時又融入西方教育的“批判性思維、創造力”,比如小學就開“職業生涯啟蒙課”,讓孩子去了解面包師、程序員的日常,知道“學習不是死讀書,而是連接真實世界”。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中小學的“半日制”模式:上午上課學知識,下午必須參加課外活動(CCA),機器人、戲劇、橄欖球、辯論……這些不是“興趣班”,而是要計入成績的“必修課”。目的很明確:培養孩子的品格、韌性和領導力——畢竟未來走國際路線,名校不止看分數,更看“人”的綜合素養。
還有一點特別戳中國家長:新加坡從中學開始就有“分流制度”,不是“一刀切”讓所有孩子拼學術,而是根據特長分賽道——學術好的沖世界名校,擅長實踐的學工程、設計,真正做到“行行出狀元”。這種“尊重每個孩子節奏”的理念,恰好擊中了很多家長“怕孩子被內卷逼丟興趣”的痛點。
再好的經驗,不能落地也是“空中樓閣”。不少家長擔心:新加坡是英語環境,孩子學IB有天然優勢,青苗能復刻這種成功嗎?針對這個問題,Lim校長和Dr.AngelaWu的回答很坦誠:“不照搬,只融合”——他們到任后,已經針對中國學生的特點做了一系列“本土化調整”。
最受關注的是6-9年級的“分層教學”,但這絕不是“快慢班”的翻版。青苗的邏輯是“找優勢,而非貼標簽”:比如一個孩子數學只考70分,但數學是他所有科目里最熱愛、排名最靠前的,那他依然能進數學優勢班。這種分法的核心,是幫孩子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再把熱愛變成競爭力——這正好契合IB“關注每個學習者獨特性”的理念。
針對中國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的痛點,青苗也下了功夫:新增EAL英語輔導課,每周4次免費上,幫孩子補牢語言短板;就連IB核心課程TOK(知識論)都開了中文班——這門課要訓練孩子“質疑和批判性思考”,本來對英語要求極高,現在先用母語讓孩子掌握“高階思維方法”,再過渡到英語表達,徹底解決了“有想法說不出”的尷尬。
升學指導也全面升級:高中部現在有4位“懂IB+懂升學”的專職老師,從8年級就開始跟孩子對接,幫他們規劃選課、背景提升;PatsyKoh來了之后,還帶來了名校招生官資源——最近紐約大學、香港大學、加州伯克利、新加坡管理大學的招生官都會陸續來青苗,家長和孩子能面對面問“申請干貨”,不用再靠“小道消息”猜招生偏好。
教師培訓也沒落下:IB培訓官出身的Dr.AngelaWu,每周都會組織不同學科老師搞“聯合教研”,重點練“跨學科教學能力”——比如語文和歷史結合做“文化探究”,數學和科學一起搞“實驗設計”,讓課堂不再是“單一知識點灌輸”,更符合IB的“探究式學習”要求。
這些調整已經初見成效:今年青苗IB大考出了44分(滿分45分)的高分,還有一位11年級學生,用一年時間學完了兩年的英語課程,還拿到了7分滿分。Lim校長說:“教育是‘靜待花開’的事,需要時間,更需要家長的信任。”
如果想親自看看青苗的變化,接下來的開放日是個好機會——多個校區都安排了“沉浸式體驗”,還能和新加坡校長面對面交流。
順義校區:10月14日、26日舉辦全學段(G1-G12)開放日,能深入了解IB課程細節、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還能聽校長講“新加坡教育理念如何落地”;
上東校區:10月24日有GK-G6(幼兒園到小學)開放日,10月18日還有“國際日”活動——國家游行、服裝大秀、非洲Afrobeat舞蹈,還有從亞洲到歐美的美食攤位,孩子能邊玩邊感受多元文化;
海淀校區:10月19日開放G1-G12學段,適合家住海淀的家庭;
懷柔校區:10月19日開放G7-G12學段,側重中學階段的課程和升學規劃。
對家長來說,與其糾結“青苗會不會起飛”,不如趁開放日去實地看看:課堂氛圍怎么樣?老師和孩子的互動是否真誠?校長的教育理念是否和自己契合?畢竟,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最好的“選擇”。
青苗這波“新加坡校長+旗艦校區”的操作,不止是自身的“升級”,或許也會給北京國際教育帶來新的思考:當“國際化”不再是“照搬國外模式”,而是“好經驗+本土化”的融合,孩子才能真正在“東西方教育的平衡點”上,走得更穩、更遠。我們不妨多給一點時間,看看這顆“青苗”能長出怎樣的“新枝丫”。
推薦閱讀:
青苗最新動態
答青苗學校海淀校區住宿條件優良,宿舍配備空調、獨立衛浴和24小時監控,安全舒適有保障。生活教師全程管理,家長可放心查看最新...
答青苗學校屬于什么檔次?從辦學歷史和品牌積淀來看,青苗學校已經建立起相當的影響力。歷經二十余年的發展,青苗從最初的幼兒園逐...
答北京青苗學校畢業生去向包括主要集中于英美高等教育強國,其中英國方向占比約45%,涵蓋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羅素集團名校...
答北京青苗學校入學條件:幼兒園接收2-6歲的學齡前兒童,小學部和初中部主要招收符合朝陽區教委入學條件的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學生...
答青苗學校預約看校入口較多,比如咨詢電話4008053685,還可以通過網絡接口報名,到各校區招生辦直接預約,或者二維碼都...
學費:7.80萬/年簡章詳情>
學費:25.60萬/年簡章詳情>
學費:23.80萬/年簡章詳情>
學費:19.88萬/年簡章詳情>
學費:25.60萬/年簡章詳情>
學費:6.00萬/年簡章詳情>
學費:15.80萬/年簡章詳情>
學費:20.98萬/年簡章詳情>
學費:25.80萬/年簡章詳情>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