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高潮下教學所面臨的挑戰
來源:發布時間:2006-12-07 21:44:33
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報考美術類高校的考生近幾年來像浪潮一樣一次比一次高,部分原因是大多數高中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側重于美術等專業方向培養的結果,把大量高考無望的學生推到學美術、考美術的道路上,再加上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是實力和經驗的綜合能力,諸多原因形成了很多學生畢業等于失業的尷尬局面,高校要在招收專業基礎良莠不齊的學生的情況下,并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學生專業和實踐相結合綜合能力,對教育的方法提出了許多挑戰。
挑戰之一:學生程度差別很大,對專業技術和理論的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差異,特別是對專業理論方面缺乏基本的知識儲備,教學不得不從最簡單的開始,與生活常識聯系起來,以小見大,注重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使其與專業技能緊密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兩者的結合和升華需要一個完整又系統的過程,循序漸進,才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所以我們在選擇教育方法的時候,需要建立一個生活與藝術、與設計緊密聯系的全新的藝術觀、設計觀。
挑戰之二: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不是對于的美術的愛好,而僅僅是因為單純的考學目的,只學習幾個月就邁入了高等美術院校的門檻。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這種情況的學生一旦占多數的時候,學習的氣氛就會被散漫所填滿,拖作業、蹺課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給教學帶來強烈的負面影響,導致教師的工作重心從如何專心教好專業知識,變成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努力使不喜歡或對自己專業沒有信心的學生喜歡專業。從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學生的專業基礎為根本進行針對的教學,一方面增強學生學好專業的信心;一方面以其喜好引導對某專業方向深入的學習,從單方向逐漸引起對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并實現適應現代藝術創作和設計分工越來越細化對某專業的精和深的要求,培養出專項的人才。
挑戰之三:因為巨大的招生量對教學和就業前景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師資和教學設備的增加幅度已經呈現出嚴重不能適應招生數量的狀況,不利于教學的發展。高等美術和設計教育的培養方向還是應從綜合素質著手,并堅持以教師帶領學生走向社會,使專業必修課在社會實踐中完成,是加強教學的重要舉措。并且堅持這種實踐教學連續性和漸進性,建立校外實踐教學產學合作基地,讓學生“實題實做”,使學生在工程中學習,強化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實踐教學促進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
挑戰之四:綜合類院校大力招收美術和設計學生,呈現出新的專業格局。一種情況是由原來的美術專業擴展專業方向,增加并傾向于實用型的設計專業;一種情況是為了完善綜合院校的專業,增加美術和設計專業,采取合并和重新開設的方法。也因為這些情況,在綜合院校中美術和設計教育的發展也呈現了一個新的狀態——為開辦新專業大興土木,大批引進設備和師資,但又存在短期供應不足的狀況,形成了高等學校辦學基礎、辦學條件差異較大的局面;再加上我國社會職業技術崗位的分工不同、行業和地區之間存在的發展不平衡性,從而決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層次、多類型、多規格,決定了不同學校承擔著不同的人才培養任務。因此,高等學校必須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和自身條件,確定辦學層次和類型,大膽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努力培養出受社會歡迎、有特色、高質量的人才,創出學校的聲譽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