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從去年秋季開學,安徽省就開始禁止幼兒園使用幼兒教材和變相教材。近日,安徽省蕪湖市教育局舉行全市幼兒園“保教工作”經驗交流會,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盡管幼兒園教育“無書化”已實行了半年多,但至今蕪湖家長和教師還在艱難地適應。
從本質來講,幼兒教育應該尊重幼兒身心成長規律,著重培養幼兒行為習慣與生活自理能力,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但是由于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家長普遍望子成龍心切,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近些年來,應試教育壓力層層下移,再加上有利益驅動,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起就被套上了重重的“枷鎖”。小學化教學儼然成了幼兒教育的通病。而且有的幼兒教材質量良莠不齊、誤人子弟。
安徽省教育部門規范幼兒園辦學行為,適應了新時期幼兒教育發展需要與幼兒教育規律,有利于減輕幼兒的學習負擔,這是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糾偏之舉。本該受到歡迎。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幼兒園教育“無書化”已實行了半年多,至今家長和教師還在艱難地適應。對于那些孩子即將上小學的家長來說,他們難免會感到擔憂:幼兒園大班的“幼小銜接”階段,不用教材的話,孩子怎么能升入小學?”在擇校關口前移到小學階段的當下,為了孩子能上一所優質小學,家長能不焦急嗎?
筆者的孩子去年上小學一年級,雖然上的是公辦學校,但是因為生源地不對口,被收取了1萬余元擇校費不說,孩子還經過了嚴格的入學測試。據孩子講,入學測試考查了看圖說話、自我介紹、 10以內加減法口算與簡單的英語單詞。如果不是幼兒園開展了“幼小銜接”教育,孩子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學習了部分文化知識,了解了基本的語文、數學、英語知識與測試技巧。孩子能否順利通過入學測試,還要打一個大問號。雖然我知道讓幼兒學習文化知識頗有拔苗助長的嫌疑。但是,在基礎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當下,為了讓孩子上一所條件稍好的小學,不至于輸在起跑線上。作為家長,盡管心疼孩子小小年紀學知識太辛苦,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實也無可奈何。
而且幼兒園教材真能令行禁止嗎?懾于教育部門緊急通知的威嚴,為了避讓政策紅燈。一段時間內,幼兒園或許會停用幼兒教材。但是家長的焦慮心態并不會隨之消除。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準確地說是小學入學的需要),幼兒園老師也會想辦法自編教材、資料,給孩子提前傳授文化知識。這也會加大幼兒教師的工作量與工作難度。而且教育部門禁令只是針對幼兒園,對龐大的幼兒出版市場與望子成龍的家長并沒有什么約束力。幼兒園“無書化”,家長自己買書當老師或者讓幼兒參加社會輔導班。教育部門又如何管得過來呢?
從教師與家長一直難以適應的現實情況來看,幼兒園“無書化”的實際效果不容樂觀。當然,如果教育部門在實行幼兒園教育“無書化”的同時,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合理配置中小學幼兒園教育資源,消除家長望子成龍的后顧之憂,幼兒園“無書化”的爭議聲音會小得多,實施效果也會好得多。
進一步說,幼兒教育的問題遠不止幼兒園小學化教學一項,幼兒園辦學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也值得關注。一直以來,我們強調幼兒教育是非義務教育,卻忽視了幼兒教育的獨特性、基礎性和普及性的特性,沒有將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除了公辦幼兒園外,國家對民辦幼兒園基本上沒有什么投入。筆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兩會上,多名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都提出了把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建議。我認為,即使財力不允許,國家尚不能把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讓所有孩子都接受到平價幼兒教育。但是,加大對幼兒教育投入力度,加強對幼兒教育的日常監管,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讓幼兒們在在快樂的氛圍中成長,應該可以做到。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