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聯系社會實際,改變“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學習方式
□三年內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合格的,總計可獲得23學分
綜合實踐活動是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的八大學習領域之一,由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個部分構成。作為此次新課改的一大亮點,這項新課程具體怎么實施,一直備受家長和學生關注。
記者8月12日從省教育廳獲悉,《四川省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對三部分的主要內容、實施程序以及學分認定等作出了詳細規定。
研究性學習活動
成果可采用電子刊物呈現
什么是研究性學習活動?《意見》指出,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為主要目的的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課題研究類活動;以解決一個比較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的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等設計類活動。
今后,每個高中生在三年期間至少完成三個專題研究。研究性學習活動共270學時,每周3學時。
《意見》明確提出,研究性學習活動成果除通過研究論文、實驗報告、調查報告形式呈現外,也可采用召開辯論會、答辯會、研討會,以及出展板、墻報,編刊物(包括電子刊物)等方式呈現。“應通過口頭宣講等方式在全班展示。”
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
三年中社區服務不少于10個工作日
“參加義務工作、志愿服務活動等公益活動;參加法規宣傳、環保知識宣傳、科普宣傳等宣傳教育活動;參加社區特殊人群扶貧幫困、敬老助殘等幫扶活動。”《意見》指出,這些都是社區服務的主要內容。
而社會實踐的內容更豐富:參加傳統節日、重要紀念日活動,班(團隊)主題教育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等校內活動;參觀各類教育基地,開展各種專項調查,進行社區環境考察等考察活動;軍訓,學工,學農,學商,勤工儉學等體驗活動。
今后,每個高中生每學年必須參加1周的社會實踐,三年中必須參加不少于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據悉,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主要通過集體活動和小組活動進行。
學分認定
評價合格總計可獲得23學分
《意見》指出,“綜合實踐活動學分認定在對學生參加活動情況進行評價的基礎上進行。”
學生每完成一項研究性學習活動課題(項目)、每參加一次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都應將有關情況及時記入《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記錄表》。教師要及時對學生完成的研究性活動進行評價,學校要對學生三年中參與的情況進行總結性評價?偨Y性評價合格的,才能獲得規定學分。
《意見》規定,學生認真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總結性評價合格,可獲得15學分。學生熱心參與社區服務,總結性評價合格,可獲得2學分。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總結性評價合格,可獲得6學分。“三年內,凡符合綜合實踐活動學分認定條件的,總計可獲得23學分。”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