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輕而易舉地習得一種母語?相反,為什么我國英"/>
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在日常學習中,我們會經常思考這樣一些問題:為什么孩子到了3 、4 歲后,
都能輕而易舉地習得一種母語?相反,為什么我國英語學習的路就這么難走,以
至于大學畢業后的英語口語水平竟趕不上英、美國家2 、3 歲的小朋友?那么究
其根源,是學習方法存在問題,還是缺乏語言環境所致?是學習英語不夠努力,
還是違背了學習語言的自身規律?
“國外的語言學家曾指出,任何一種語言學習,其中聽說占整個語言的70% ,
而讀寫僅占30%.換言之,英語學習一定要從聽說起步,再逐步向讀寫過渡。我國
的英語教育正是由于違背了這一學習語言的規律,而自始至終受到‘聾啞英語’
的困擾。接下來的問題是英語學習,尤其是口語學習,究竟從多大開始為好,太
小了,會不會影響母語的習得;而忽視了基礎教育,會不會起步時就輸在了英語
學習的起跑線上。”潘博士說。
20世紀風靡西方幼兒英才教育的經典方法—“蒙特梭利方法”就十分重視兒
童的早期教育,即兒童“敏感期”的智力發展問題,蒙博士發現兒童在6 歲之前
的不同階段對語言、動作和細節等會分別表現出強烈的敏感,這一階段相關學習
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絕好機會。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人的智
力17歲為100 , 4歲時已經獲得50% , 8歲前又增加30% ,余下的20% 是8-17歲
獲得的。由此可見,幼兒在5 歲前是智力發展的最迅速時期。也就是說, 3-4是
幼兒接受早期智力教育的最重要時機,不可錯過。
潘博士指出:在國內不少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也呼吁“學英語不怕年齡小”、
“幼兒學英語,語音占優勢”、“贏在起點—就要從小學習第二語言”。只要教
師采取合適的、生動有趣、參與性強、適合幼兒認識規律的教學方法,幼兒在智
力上是完全有能力接受第二語言的。“誠然,學好英語需要‘語言環境’,但抓
好‘娃娃英語’學習更是至關重要,原因是幼兒時期學習外語占許多優勢,譬如
生理上得天獨厚、學習動機單一、具有學習語言與生俱來的‘潛能力’、沒有過
多的母語干擾等。只要掌握和運用好這一規律,我們就能成功地搶占幼兒英語學
習的至高點。”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