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孩子成長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精神食糧,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需要的真的是千差萬別,有的孩子需要褒獎、有的孩子需要幽默,還有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童真,作為初中生,家庭教育中最該引入、最應該傳播的精神食糧是鼓勵、給予、善良和包容。孩子成長得到了這樣的精神食糧,成長就健康、向上、充滿快樂和幸福!
鼓勵是初中生最想從父母那里得到的,但有相當一部分父母,特別吝嗇,連語言鼓勵都不給孩子,孩子得到的常常是譏諷、謾罵甚至是拳腳相加,這樣的父母,他們何嘗不想給孩子愛呢,有的是恨鐵不成鋼,俗話說的得好,愛之深恨之切,在這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里常常有陰影、甚至可能走向極端。而另外一類父母,始終把鼓勵作為教育子女的基本原則,即便是孩子犯了錯誤,家長也是鼓勵孩子勇于承認錯誤并下力氣改正錯誤。孩子始終是在家長的不斷鼓勵之下成長的,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自信心強,陽光、向上,對人生總是樂觀豁達,始終充滿朝氣。雖說父母都想給孩子愛,但兩種教育策略,孩子的感受卻大相徑庭,我們不用分辨那種方式效果好,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家長朋友,你悟出奧秘了嗎?
給予是初中生成長最該有的與人交往的品質,這樣的品質,強化了人際交往的廣域認同。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有的初中生特別樂于給予,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都會主動給予別人,形成很好的人際關系。而另一部分孩子,特別不愿意給予,但特別愿意獲得,這樣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不招人待見,孩子自己卻不知道,久而久之,就成為不受歡迎的人,成長的過程充滿質疑與排斥,成人后會留下陰影,影響終生幸福。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該讓孩子養成給予的基本素養,于己于人于社會都是有利的。如果自己的孩子成人成家后,對自己不聞不問,從不給予,自己的情感是會受打擊的,家長朋友,您相信嗎?
善良是初中生成長必須的核心素養,它是孩子走向溫良、遠離戾氣的必須品質,沒有善良,就沒有教育;沒有善良,就沒有發展;沒有善良,就沒有明天。一個善良的孩子,即便是走錯了路,一定會有很高的底線,一個,向毒的少年,即便沒做壞事,周圍也處處充滿殺機,這便是善良帶給人類的希望。家長朋友。你怎樣理解善良的定義?
包容是初中生成長要時時面對、處處掣肘的人格品質。沒有包容,就沒有德育,沒有包容,就沒有平和,沒有包容,就一定沒有幸福。包容了,自己就可以淡定面對;包容了,自己就可以全面釋懷;包容了,自己就有了成功的追問!家長朋友,這樣的精神食糧,你給孩子了嗎?
真實故事:
一個叫亨利的青年,站在河邊發呆。這天是他30歲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勇氣。因為亨利從小在福利院長大,身材矮小,長相也不漂亮,講話又帶著濃重的鄉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連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應聘,沒有工作也沒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間的時候,他的好友約翰興沖沖地跑過來對他說:“亨利,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剛從收音機里聽到一則消息,拿破侖曾經丟失了一個孫子。播音員描述的特征,與你毫不相差!”“真的嗎?我竟然是拿破侖的孫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聯想到爺爺曾經以矮小的身材指揮著千軍萬馬,用帶著泥土芳香的法語發出威嚴的命令,他頓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樣充滿力量,講話時的法國口音也帶著幾分高貴和威嚴。 就這樣,憑著他是拿破侖的孫子這一“美麗的謊言”,憑著他要成為拿破侖的強烈欲望,30年后,他竟然成了一家大公司的總裁。后來,他請人查證了自己并非拿破侖的孫子,但這早已不重要了。家長朋友,你領會了嗎?
復制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