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北京高考考試內容不會超出考試說明范圍
人民網教育頻道北京12月28日電 近日,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0年北京高考《考試說明》,人民網教育頻道聯合北京新聞廣播《教育面對面》節目特別邀請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命題處處長張芃,為廣大考生解讀2010年北京高考總體命題思路、考試改革方向和考試內容范圍,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朋友們,晚上好!歡迎收聽《教育面對面》。2010年北京高考考試說明備受關注,與2009年相比,2010年的高考將有哪些變化?將如何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如何讓考試說明指導考生的備考?今天我們邀請到北京考試院相關負責人為大家直播解讀2010年的高考說明,同時指導考生備考。
今天來到現場的有兩位權威的高考專家,第一位是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歡迎您。第二位是北京教育考試院命題處處長張芃,您好。就2010年北京新高考的話題,臧院長也是第二次來到我們《教育面對面》了,上一次是在10月中旬公布的2010年高考改革方案以后,第一時間您來到我們現場和聽眾直播交流。所以,非常感謝臧院長,包括張處長,今天來到新聞廣播與廣大的高三考生家長和教師們共同高考面對面,也歡迎聽眾朋友們發送手機短信與臧院長和張處長進行互動交流。
按照臧院長上次在我們節目中所說到的,根據2010年北京新高考方案總體的要求,考試內容改革是明年北京高考改革的一個重點,與往年相比,明年高考會出現哪些變化?
臧鐵軍:高考的改革不僅是考試形式的改革,考試內容的改革也是高考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前幾天北京教育考試院公布了考試說明,實際上考試說明是考試內容改革的直接體現和說明,大家直接閱讀說明就可以知道我們考試的內容改革是改在哪些方面。
主持人:都體現在我們的考試說明。上周末咱們全市的考生應該都拿到了這本考試說明,所以大家也非常關注,到底這個考試說明有什么作用?考生如何使用考試說明指導自己的復習?
臧鐵軍:考試說明是一份具體的操作性文件,因此考生和老師、家長都十分關心。從考生的角度來看,考試說明是考生復習備考的重要資料。從考試的角度看,它也是高考命題的一個依據,是高考命題的一個規定性文件,所以考試說明不僅明確了高考的性質、目標、范圍以及相應能力的要求,也對考試的形式、題型和分值等做出了規定。2010年高考北京試卷在這些方面都不會、也不應該超出考試說明的范圍。
主持人:您剛才強調了是高考命題的依據,而且考試內容不會超出考試說明范圍。既然考試說明這么重要,考生如何能很好地來使用它?
臧鐵軍:簡單地說,通過閱讀考試說明,考生從總體上可以了解高考的要求,以便為參加高考做準備。比如各科考試范圍是什么,包括哪些內容,哪些能力是高考中要考查的,這些能力的含義是什么,試卷的結構是什么?有哪些題型等等。考試說明中還給出了一些參考樣題,主要是在歷年高考試題中選出來的,目的是讓考生能夠實際感受一下高考試題,不至于因為題目表達方式和解題方式的考查方式陌生而影響發揮。所以,考試說明是考生了解高考的一種形式,不僅如此,畢業班的老師也要結合考試說明制定復習的計劃,幫助學生全面系統地進行高考的復習備考。
主持人:所以說考試說明也同樣是高三教師復習的一個指導。在復習當中,考生手中實際上是有自己的各個學科的教科書,如何處理好考試說明和教科書的關系,怎么樣把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呢?
張芃:我們知道,教科書和考試說明都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寫的,一般來說,考試說明選擇課程標準中的一部分內容,說的再準確一點,就是選擇它的主要內容,按照考試的一種需要進行整理,并且提綱挈領的加以表達,其中并不包括課程內容及學習的過程,而這些內容恰恰在我們的教科書里面都有了。所以,教科書是我們相關考試內容的一個載體。這樣的話,我們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就要把考試說明和教科書很好地結合起來,要對照考試說明的要求,利用教科書一個部分一個部分,一個內容一個內容進行系統的復習。
補充說一句,有些學科的教科書,采取了螺旋式上升的編排方式,相關的學習內容,也就是說同一個學習內容也可能分散在不同的教科書的某一冊里面。
主持人:特別是新課改之后,按照模塊進行教學。
張芃:大部分來說是一個模塊就是一個教科書。這些內容在教科書里面,所以我們在復習的時候,要把這些分散的內容在不同教科書之間進行系統的整理、提煉。
主持人:張處長的意思,就是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對照考試說明的要求用好教科書,因為教科書是考試內容的載體。2010年的高考也是新課程標準實施后的第一次高考,它的變化情況也是備受考生關注的。很多考生和家長朋友,包括高三的老師也特別想知道,明年的高考當中,在考生目標、考察要求等等有哪些調整、變化,對這樣一些變化考生應該有哪些理解?
臧鐵軍:明年的高考之所以要改革,其中一個直接的動因就是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參加明年高考的應屆畢業生都經歷了新課程的學習。這個新課程相對原來的大綱的課程,在課程目標、結構、內容,包括教學實施和評價管理等方面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但是其中最根本的是課程理念的變化,或者說是課程觀和教學觀的變化,這就很自然地要求高考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從北京卷明年的考試說明來看,它在一定程度上雖然體現了繼承性和穩定性,但是還是力求彰顯新課程的理念,可以說它表現出這樣幾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關于考試的指導思想和目標。過去主要從學科體系和學科能力出發,現在考試說明則是從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出發。比如在語文科的考試說明中,基本上是從學科能力的角度提出考察學生掌握和應用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2010年的考試說明則是從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角度,提出了考察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大家看到,從能力的角度站得更高了,所以學生學習語文的視野也有更開闊了。
主持人:其他學科,特別是明年分值變化比較大的化學學科、生物學科,會有什么樣的要求呢?
臧鐵軍:事實上每一個學科都有類似這樣的變化。比如化學學科,由過去的重視測試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一些掌握情況,轉變為我們新的考試說明里面,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在測試考試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全面地檢測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正面去呼應化學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改革要求,也就是課表里說的,由唯認知性的評價轉向對科學素養的評價;由以甄別選拔為主要目的,轉向以激勵和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宗旨的這樣一種評價。
數學里面也有這種情況,比如說數學這個學科,它不僅特別關注學生的數學素養,而且還針對考生的個性心理品質提出了一些要求,這里面包括心態平和,合理支配時間,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解答問題,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體現鍥而不舍的精神等等。
其實考察的能力體系方面也有變化,根據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各科對能力體系都進行了構建、細化和解釋,所以使考試說明的能力體系現在看起來更加通識、更加明確,也更加全面。比如說數學,以往要考察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這四種能力,現在調整為要考察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據處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六種能力,并且對每個能力的水平做了一個分層解釋。
為了更好地體現課標對綜合能力語言的要求,比如說英語學科對聽的能力,新增加了記錄或加工所獲取信息的能力。對讀的能力新增加了理解句子,理解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的要求。對寫的能力的要求,由原來的兩條變成了三條,從這三條來看是更加具體,更加明確了。
(責任編輯:王露)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