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考盤點:大類招生受阻 冷熱專業失衡(3)
推進大類招生需辦學、教學各方面配套跟進,高校應正視社會需求
南京一所實行大類招生的高校學生工作處處長表示,大類招生從人才培養的趨勢上看值得推進,一些高校出現“退回老路”的情況,主要是教學觀念、操作方式等原因引起的,這說明還需要在學科體系建設等方面有配套措施跟上。
“有一些高校雖然實行了大類招生,但是在學科建設上并沒有變化,學生選專業之前以上公共課為主,無法體會到平臺建設及專業培養上的良好初衷,反而使得一些按專業招生的非熱門專業生源更為稀少。”這位處長認為,教師也應注重大類中不同專業之間的融會貫通,在課程調整、教學手段改進及學生引導上積極主動,以此來帶動學生的“學科大類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教中心主任張男星認為,按照大類進行招生,符合大學教育的本質和辦學規律,也有助于提高學生主動進行大學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大類招生促進了招生與培養過程的一體化,會給高校辦學改革帶來原始動力。就高校教師而言,在對其專業利益有所觸動的同時,也可以促進其教學能力的提升,并且從學科交叉綜合的角度,實現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張男星說,大類招生中存在的諸如學科冷熱分化及“暗箱操作”等問題,只是將原來客觀存在的問題放大化了,需要客觀對待。
此外,教育專家還指出,按學科大類招生再細分專業時,學生以往的人際關系、成績檔案等面臨重新調整,學生的專業歸屬感、學校的管理連續性等都將面臨考驗,處理不當可能引發各種問題,還需要從學生心理引導、教學管理銜接等方面做更多深入細致的工作。
圍繞按學科大類招生的爭議,南京財經大學校長徐從才建議,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校必須由“我教什么你學什么”的“賣方市場”向“你學什么我教什么”的“買方市場”轉變。“按學科大類招生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本質上是社會在倒逼高校深化改革。如果高校不能順應甚至漠視這種需求,考生和用人單位就會選擇用腳投票。”徐從才說。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