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超六成考生出現考前綜合征 平常心最重要(2)
考生壓力大多來自家長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高考生有如此大的“反常”呢?據多名心理咨詢專家以及高三年級部的老師介紹,導致考生緊張的主要因素多來自家長的過度關心和過高的期望,是家長給他們帶來過大的外在壓力。
市區一中學的一名考生說,她父親在機關單位上班,母親是教師。“媽媽盡管平時不說什么,但總是給我講名人故事和往年高考狀元的一些事情。爸爸平時給我買了很多營養品,并且說高考完就給我買一部蘋果手機。我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但這無形當中給我施加了很大的壓力。生怕考不好,對不起父母。”
來自環翠區一名農村學生小周說,他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親做建筑活兒,母親和姐姐在家養雞。父親一周才回家一次,“父親是擔心我考不好,所以每周回來看我一次,每次都囑咐我好好考,將來不要像他一樣遭罪。每當聽到這些,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感覺有壓力,想放棄高考。”小周說。
據市立醫院的一名心理醫生說,前幾天,一名學生向她倒苦水,說她父母最近經常給她算卦,算她能不能考上大學,還經常在神像面前燒香保佑她高考成功,此舉讓她壓力驟增。
據一名學生家長介紹,看到孩子每天回家都很累,于是就端來洗腳水,或者把水果端上來。“但沒想到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有時候孩子會說,讓她靜一靜,不要打擾。”
市教育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分析,高考生的壓力也來自一部分外界因素。高考前的復習階段,考生每天接觸的歷屆考卷、模擬考試、高考倒計時等,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現在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考生的焦慮情緒也由此產生。
據市立醫院的一名心理醫生介紹,根據最近幾年的咨詢情況判斷,考生的焦慮大多數來自于家庭。其實有些家長不是故意的,而是以為關心孩子就是對孩子好,其實無形當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特別是最后幾天時間,家長千萬不要再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